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化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独立作业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Ba-137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小麦酿酒 B. 苹果腐烂 C. 海水晒盐 D. 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 【答案】C 【解析】A、小麦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是石蕊与酸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石墨制铅笔芯 B. 氮气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C. 天然气用作燃料 D. 焦炭用于炼铁 【答案】A 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 3. 古人曾有赞美菊花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浓郁的花香遍布长安的原因是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间有间隙 C. 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我们能闻到菊花的香味,是因为菊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D.选项正确,但不合题意。故选A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4.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C. 蔗糖溶液极易导电 D.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不可以是气体 【答案】B 【解析】A、溶液不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错误;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正确;C、蔗糖溶液不易导电,错误;D、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物质溶于水的过程。 5. 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浓硫酸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C、氯化钠溶液水温度不变;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故选B。 点睛: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溶解吸热;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氧化钙是与水反应放热。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称取氯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pH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过滤时液体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口紧挨接受的烧杯内壁,错误;B、氯化钠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正确;D、测定溶液的pH要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错误;故选C. 考点: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7. 下列现象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 光亮的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B.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烟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A 【解析】A、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将光亮的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正确;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仅能出现红热现象,错误。故选A。 8. “冰毒”是毒性极强的毒品之一,其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冰毒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冰毒是一种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C. 冰毒中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冰毒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24: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由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B.根据燃烧的规律及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可推断其完全燃烧时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水及氮的化合物三种物质,故错误;C.氮元素是7号元素,核内有7个质子,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电子排布情况为2、5结构,故正确;D.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8:1,故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