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选线设计》第4章讲-铁路定线.ppt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线设计》第4章讲-铁路定线.ppt

沿河谷定线要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河谷选择 优先考虑接近线路短直方向的越岭垭口和垭口两侧的河谷,尽量利用与线路走向基本一致的河谷。 选择两岸开阔、地质条件较好、纵坡及岸坡较平缓的河谷。 河谷纵坡与最大坡度相协调。对于平缓河段,选用的限制坡度接近或略大于河谷纵坡,而对于个别纵坡较陡的河段,则可采用展线或加力坡度解决。 (二)岸侧选择 河谷两岸条件常有差别,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农田及城镇分布情况,选择有利岸侧定线。但有利的岸侧,不会始终局限于一岸,应注意选择有利的地点跨河改变岸侧。例如成昆线在沿龙川河红江至广通118km线路中,为了交替利用左右岸较好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共建龙川河大桥49座。 在沿山区河谷定线时,遇到稍长一些的隧道,就可考虑与一次或两次跨河的方案比较。如在图3—20中,线路沿右岸设隧道或建桥改变岸侧就形成两个方案,应结合其它条件进行比选。 影响岸侧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1.地质条件 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常为岸侧选择的决定因素。沿河线路如遇不良地质,应通过跨河绕避与整治措施的比较确定岸侧。 在山区河谷中,如山体为单斜构造,应注意岩层的倾向。如图3-21所示,虽然左岸地面横坡较缓,但因岩层倾向河谷,容易产生顺层滑坡,反而不如将线路设在横玻较陡,但山体稳固的右岸为好。 局部不良地质(如滑坡、崩坍、岩堆等)地段,影响岸侧选择,应进行综合整治、隧道绕避或跨河绕避等方案比较确定。 2.地形条件 当河谷两岸地质条件较好或差异不大时,线路应选在地形平坦顺直、支沟较少和不受水流冲刷一岸的阶地上,如图3-21所示。当需要展线时,应选择在支沟较开阔,利于展线的一岸。 一般地说,河谷两岸的地形条件易于识别,但地质条件则较为隐蔽,若对地质条件疏忽,则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3.农田及城镇分布条件 线路一般应选择在居民点和工矿企业较多、经济较发达的一岸,使铁路便于为地方服务。 但为避免大量拆迁民房和不妨碍城镇发展等原因,也可能需要绕避,应根据具体情况,征求地方意见,慎重取舍。 河谷中遇有引灌渠道与线路平行时,若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差不多,宜各走一岸,避免干扰。当必需选在同一岸时,线路位置最好设于灌渠上方。若铁路与公路频繁干扰,可改移公路或分设两岸。 (三)线路位置的选择 沿河谷定线,线路位置往往差异几十米甚至几米,就会对铁路的安全和工程量带来很大影响。线路合理位置的选择,可分三种情况加以分析研究。 1.河谷较开阔,横坡较缓且地质良好时,理想的线路位置为不受洪水冲刷的阶地如图3-21所示。 2.河谷狭窄,横坡较陡,且地质不良时,线路应由避开山坡与外移建桥(顺河桥)的方案进行比选。 例如,成昆线铁马大桥,位于牛日河左岸乃托站南端,原设计线路靠山,山坡高达400~ 500m,横坡达300以上,松散的碎石层较厚,基岩也比较破碎,山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且有几处表层坍塌、古滑坡、冲沟,威胁施工及运营安全。最后决定将线路外移至河谷阶地上,建顺河桥通过,如图3-22所示。 第二节 定线的基本方法 地形条件、特别是地面平均自然纵坡的大小,对线路位置和定线方法影响很大。定线时应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1)采用的最大坡度大于平均自然纵坡(imax>ipz),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要矛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按短直方向定线,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置。这种地段称为缓坡地段。 (2)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平均自然纵坡(imax?ipz),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主要的是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样的地段,称为紧坡地段。这时,主要矛盾在纵断面一方,这就需要根据地形变化情况,选择地面平均自然坡度与最大坡度基本吻合的地面定线,有意识地将线路展长,使能达到预定的高程。 由于紧坡和缓坡地段的条件不相同,因此,它们的定线方法也不相同。 一、紧坡地段定线 (一)紧坡地段定线要点 紧坡地段通常应用足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 当线路遇到巨大高程障碍(如跨越分水岭)时,为使线路达到预定高度,应结合地形展长线路,称为展线。 应注意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在坡度设计上适当留有余地。 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因为垭口附近地形困难,展线不易,故从预定的越岭隧道洞口开始向下引线较为合适。个别情况下,当受山脚的控制点(如高桥)控制时,也可由山脚向垭口定线。 (二)展线方式 套线 当沿河谷定线时,遇到主河谷自然坡度大于最大坡度,而侧谷又比较开阔时,常常在侧谷内采用套线式的展线;简单套线由三个曲线组成,每一曲线的偏角均不大于180°(如下图) 。 灯泡线 在谷口狭窄的侧谷内,采用套线展线,在谷口往往需要修建隧道或深路堑引起较大工程;为了更好地适应谷口狭窄地形,可以采用灯泡形展线。它是由三个或三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