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四

肉质老化,也不鲜美。炭火炒至平菇嗞嗞作响时,撒入小根蒜和少许调料。开吃前,用小果蔷薇的青茎做了双筷子,不中看,却很实用。 清炒平菇 两锅平菇下肚,该煮苎麻根了。收集柴火时,从树枝断裂面掉下一只长长的白蛆虫。好事凑一块,蛆虫放石板上炙烤。锅里的苎麻根慢慢煮着,散发着山药的香味。煮熟后的根茎变成灰色,捞出沥干,乘热蘸着食盐吃,很是享受。 煮熟的苎麻根 烤蛆虫 今天吃了一路,伙食说不上丰盛,但绝对管饱。平菇还剩下大半块没动,我实在吃不下去了,肚子这会儿撑着慌。溪水中浸泡的干木耳虽吸水膨胀,但摸起来有点发硬。肚子再也装不下去东西,潜意识在拒绝食物,看来木耳算是浪费了。 发泡后的木耳 吃饱喝足,清洗炊具,把剩下的平菇打包。火堆中的炭火燃烧正旺,脱下棉袜和鞋垫放石板上烘烤,双足在火堆旁取暖,无比的舒坦。在野外也不能随便自己,照着水面梳理头发,火堆旁烤烤脚底板,抓把木灰洗洗脸,整个人轻松舒适许多。 时间已是15点半,离天黑不到2小时了。现在的位置大致是溪涧的中下游,下山的时间还不算太紧张。认真地将篝火浇灭,检查好物品,下山回家。下山途中相遇许多上山时介绍的植物,不再重述。一些新的面孔也出现不少,比如这株,看花便知是菊科植物。“识得千里光,全家不生疮。”本草中有许多草药具有平民色彩,医书中不屑详细介绍,但它们在百姓中的知名度很高。千里光如此,鬼针草亦是如此。 千里光 接下来出镜的植物可能要让读者朋友尖叫一阵。除了豆芽,你还见过茎部几近透明的其他植物吗?眼前的透茎冷水花在一堆潮湿的乱石中发现。茎部四棱形,肉质多汁,碧翠如玉,近似透明。如此娇滴的植物,好在群生了一大片。轻轻拔了一株,数码相机照了好几张,都没有拍摄出透茎冷水花冰清玉洁的气质,只能等下次单反相机补图啦。 透茎冷水花 溪涧的河床突然变成赭红色,溪水中岩石和沙土的色彩也截然不同。溪涧的水位线渐渐太高,我现在只好走岸边。看看,一只硫磺色的小蘑菇,像邻家小女生一样可爱。 黄鳞伞(可食用,也有地方记载有毒) 溪涧西岸的树冠下似乎是蘑菇的乐园,我发现周围好几种蘑菇,在开蘑菇party呢,还是在玩捉迷藏?我对真菌知之甚少,不敢胡乱多说,拍摄时也只捡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取照。 “细——伢——崽——!”当我正努力回忆它们在家乡话中的称呼时,我的乳名似乎在丛林中回荡。小时候上我山捡蘑菇,母亲就是这样对着后山呼喊我回家吃饭的。那时候我还不是四眼猴,眼力特好。每年的夏秋季,特别是雨后的清晨,我总喜欢挎一小竹篮,带着那只叫吉虎的黄狗,在丛林里转悠。 绿豆菇(又名青头菇,学名变绿红菇)最懒,不喜欢挪地方,今天被采摘了明天还在附近生长出。 变绿红菇 麻子菇(学名格纹鹅膏,有食用中毒的文献记载。但此菌在我家乡新余被人采摘食用,清洗时需刮掉菌盖上的黑色菌鳞)满脸麻子,比较自卑,只好躲在松树和栎树底下阴暗处生长。大伙丑,才不觉得自己丑,于是麻子菇喜欢群居,发现一处便能找到好几只。 猪油菇(学名小根小奥德菌)是蘑菇中的黑妞,从小皮肤长得黑(实际是灰褐色),又爱臭美,整天在给自己涂抹什么,弄得菌盖光亮亮的。 小根小奥德菌 至于最美味的鸡婆菇(又名鸡枞,学名蚁巢伞),它是吉虎唯一认识的蘑菇。每有发现,吉虎总会发出兴奋地犬吠声,呼唤我前去采摘。调皮的它偶尔也谎报军情,比如树上藏着一只惊慌不已的野猫。鸡婆菇素有菌中鸡肉之称,乃蘑菇中的极品。鸡枞汤泡饭是吉虎的最爱——要知道干活不给钱的事,也只有资本家做得出来!老人说采摘鸡婆菇时,不要说话,过几天还能在原处生长出新的一簇来。长大后才不信这样的鬼话,却从专业的书籍上(《中国热带真菌》吴兴亮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发现另一个惊喜,原来鸡婆菇只长于地下的蚁巢上,故学名蚁巢伞。 离开蘑菇乐园时,抓拍到蘑菇伟岸的一面,取名顶天立地——很有成就感。 顶天地里的蘑菇 折回到溪岸,走上一小段,发现水中有只虾壳。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明代朱橚编写的《救荒本草》仁知乐山水,心于自然。 清流濯我欲,叠嶂纵我癫。 芒履校荆棘,葛衣探龙源。 假途千仞壁,卷柏见崖巅。 九死犹还魂,求道君不言。 飞石斥鹧鸪,藜杖问青天。 长空无一物,日下云海生。 白露湿怀袖,浮云绕衣肩。 我会晚霞意,禅悦共红颜。 集薪造饭食,火犁滋寒烟。 茶饮壶中泉,饥餐苎麻根。 古风月下吟,此夜不得眠。 胜此高处寒,何苦思人间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 作者:廖稼轩 61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