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语文学业水平模拟测试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中考语文学业水平模拟测试题

2012年中考语文学业水平模拟测试题13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积攒(zǎn) 万恶不赫(shè) 瞥见(piē) 考妣(bǐ) B.癖好(pǐ) 恻隐(cè) 面颊(jiá) 惬意(qiè) C.告禀(bǐng) 懦夫(nuò) 血渍(zé) 驾驭(yú) D.针黹(zhǐ)? 不逊(xún) 畸形(qī) 中流砥柱(dǐ) 2.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在生活和工作中,他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B. 从这些小事,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C. 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D.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 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2分)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①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②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③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5.名著阅读填空。(4分)  郑屠当不过,讨饶。(甲)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1)选段出自文学名著《  ①    》。 (2)文中的(甲)是 ② (人名)。小说中,他是一个   ③   (性格特点)的人。请简要写出他的另一个故事。 ④ 6.解释下面文段中的加点词(3分)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① 闻寡人之耳者 ②时时而间进 ③期年之后 二、阅读与赏析?(50分) (一)(3分)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7.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8.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1分) (二)(10分)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9.解释下列加点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