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

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82-92页。《新华文摘》(2001年第8期)转载;“人 大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2001年第 10期,F11)转载。 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1 郑秉文 内容提要:虽然西方经济学在 20世纪百年的演进中经历了多次裂变、碰撞和整合, 但主张自由市场体制和政府干预两种思潮之间的争斗和抗衡仍然是 20世纪发展的一条主 线;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张伯伦、凯恩斯和理性预期等三次革命推动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主义对70年代出现的“滞涨”无能为力,退出“正统”地位,货币主义、供给学派、 合理预期、新制度学派和公共选择等新自由主义思潮崛起,甚至成为美英等西方主要国家经 济学的“正统”。20世纪末出现的以斯蒂格利茨为首的新凯恩斯主义的第四次“整合”为西 方经济学一时形成的“正统”理论“真空”注入了生机;20世纪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的 演变上曾具有六个倾向,即证伪主义的普遍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分析工具的数理化,研 究领域的非经济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和学科交叉的边缘化等。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20世纪 发展 回眸 作者郑秉文,195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 如同20世纪的经济发展史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百年,西方经济 学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之后,20世纪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此前 任何一个世纪都无法达到的高度;20世纪的西方经济学在百年的发展中出现过 碰撞、裂变、斗争、困惑,也曾出现过异化、交融、激动、辉煌;可以说,西方 经济学在整个20世纪尽现出异彩纷呈,各领风骚,景象万千。 20世纪西方经济学百年学说史向人们昭示,既要承认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功 能,即西方经济学对一般市场经济状态的运行规律和特点等共性问题的解释与描 述;又要看到其揭示功能,即须将西方经济学置于其社会制度的大背景之下,洞 察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于前者的某些有用性,采取借鉴、参考和利用的态度 将是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而对于后者即西方经济学为资 产阶级国家服务的庸俗性,任何盲目崇拜和生搬硬套的做法都将是非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 国家与市场:一条永恒的主线 1 在本文初稿征求意见时,余永定、左大培、张宇燕、尤其是杨春学等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在 此笔者表示衷心地感谢。 1 可以说,早在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主张国家干预 与主张自由放任两大思潮之间的分歧与论战。 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线依 然还是紧紧围绕着这个既古老但又永新的主线而展开的,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双 方各自的学派更繁杂了,争论的范围与内容更泛化了,两种思潮此消彼长,兴衰 交替的周期或被政府御用的周期更缩短了。 1、战前关于国家与市场的论争及凯恩斯主义的诞生 在 19世纪末,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 “看不见的手”的自由放任理念,认 为,在竞争环境中,通过市场的力量,个人的最大化行为会转化为一种最优化的 社会状态;这个传统后来构成经济学家偏爱“自由放任”的一种比喻,并最终演 变成在19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的 “生产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 当历史刚刚踏入20世纪门槛的时候,经济学家们逐渐看到,在现实世界中, 市场机制并非万无一失,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伴随着失业等不良经济现象时有发 生。以凡勃伦、康芒斯等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主张国家调节和仲裁劳资矛盾、反 对自由放任政策;马歇尔的门徒庇古创立了福利经济学,虽然总体上讲他仍然排 斥政府干涉经济生活,但对自由放任的理想主义也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国家 应出面校正生产外部性以防止出现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相背离的 现象发生。以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堡、俄林和林德贝克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 瑞典学派在 1929-33年大危机中逐渐成熟起来,他们秉承该学派的理论先驱威 克塞尔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传统,以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半个世纪的实践经验为 其佐证与支持,运用宏观动态的分析方法,形成了比较系统地“混合经济理论”, 在20世纪西方经济学中独树一帜,魅力无穷。 如果说上述对古典经济学自由市场学说提出质疑、抨击的众多西方经济学家 只是对其进行的“局部革命”的话,那么,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通论》则是 对其进行的一次全面的反动和彻底的批判。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