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同版本对照.doc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不同版本对照

《老子》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庄子·知北游》: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韩非子·解老》:“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帛书本都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异名同谓”相反相对,王弼本“之玄”或系后人对“异名同谓”的解释而阑入。 二 天下皆知羙之為羙,斯惡巳;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巳。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髙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郭甲:天下皆知羙之為羙也,惡巳;皆知善,此其不善巳。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相形也,髙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按:“皆知善”,依前句例,当以通行本为是。相盈,义亦似“相倾”较长。不与弗之别,则是语言之地域性差别使然。 “功成”,二帛书本皆作“成功” “万物作焉而不辞”帛书甲本缺,乙本作“万物昔而弗始”,“昔”当系“措”之借。马叙伦:“辞为治乱之治本字,古辞始音近而假。”“圣人处无为之事”之“处”,简帛均作“居”,处、居音义皆近,然考下文“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则可知以作“居”者是。 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彊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按:使心不乱,他本作“使民心不乱”;“圣人治”,他本作“圣人之治”;“知者”,他本作“智者”) 《庄子·天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 “使民心不乱”,帛甲本缺,乙本无“心”字,与上文“民不争”与“民不为盗”对勘,似以无“心”者是。 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按:一本无“挫其锐”。例以“渊乎”与“湛兮”二句对称,可知“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四句系由第五十六章阑入。 此章已见引于《墨子》:故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三《胜》)帛乙本作“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淮南子·道应训》则作“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则通行本之“或”不作“有时”“或者”解,而当作“有”解,《老子》以下二处之“或”也可作此解,如四十二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六十一章:“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间,其猶槖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冲)。 郭甲:天地之间,其猶槖籥欤?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按:“乎”作“与”。“愈出”后有墨钉,则后二句系后人增益。《老子》清虚无为,其后学庄子更是齐物,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夭寿不二,彭殇为一,故无所谓“中”,更不必如儒家“守中”,则此“中”或系“冲”(虚淡也)之假;且第十六章“守静笃”,郭店简作“守中笃也”,正可证此“中”训静,中无静义,冲则有虚静之义,故此二“中”皆应读如“冲”。《隋书·经籍志》评《黄帝四经》“去健羡,处冲虚”。守冲,即守冲虚,去健(坚强者死之徒)羡(衍、溢)。上章“道冲”即其内证。 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帛书乙本“外其身而身存”前尚有“外其身而身先”,当是因前后二句而衍。后,甲本作“芮”,乙本作“退”,“芮”“退”同韵,第九章“功遂身退”之“退”,甲本也书作“芮”。退、后意义无殊,后先则更符合后世语言习惯。 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不争,帛书甲本作“有静”,乙本作“有争”,有争与书乙本下文“惟不争,故无尤”相悖,当是甲本“有静”之形误,承上句“若水”则下句似当为静,结尾“不争”,则是因“静”而不争。而前一不争则是因末句之“不争”而误。 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郭甲:持而盈之,不若已。揣而群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按:本章前半少虚词“其” “之”“而”,语急;后半多二“也”,语缓。“揣而群之”,其义不明,或为书手误抄;“功遂身退”系当时成语,帛书甲本作“功述身芮”,乙本作“功遂身退”,“功成名就”系后世成语,老子不求名,无著“名遂”之理,疑为流传过程中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