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再别康桥》教案作者简_i.doc

《致橡树》《再别康桥》教案作者简_i.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致橡树》《再别康桥》教案作者简_i

致橡树 认定目标: 1.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各具特色的意象。 2.理解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歌语言表现出来的节奏美。 4.了解一些中国当代诗的不同的风格特点。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1.简介 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   舒婷,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著有诗《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第一层:(由开头到“不,这些都还不够”) 宣告自己决心抛弃世俗的爱情观,不远愿为男子 一“破”一“立” 的附庸。是“破”。 第二层:(余下内容) 明确了爱情观 宣告自己所追求的高尚进步的爱情观,是“立”。 3.抒发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 敢于反叛,敢于战斗,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实现自我价值。在她身上,既昂扬、激越、坚毅,具有阳刚之美;又缠绵、温情、柔顺,具有阴柔之美。 4.写作特点 (1)象征 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 (2)对偶 大量运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对应形式。有的较严谨,有的较宽泛。诗人既继承古典诗歌的整齐美,又有新诗的奔放自由. 四、朗读欣赏 再 别 康 桥 认定目标: 1.了解诗人巧妙的构思。 2.理解诗的“音乐美”“画面美”“建筑美”。 3.培养学生对新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1.朗诵 2.解题 徐志摩出身巨商名门,才华横溢。年轻时社交极广,结交了英国作家罗素、哈代、狄更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印度作家泰戈尔等,早年留学英美,因此康桥(剑桥)时期是诗人一生的转折点。正如诗人所说“是康桥的水开启了我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心中的诗人的天赋。” 3.再诵 二、理解内容 第一节: 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向西天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第二节: 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象“新娘”,既比喻出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与眷恋之情”;“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第三节: 写了“康河的水草”。 绿绿油油的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水永久的眷恋,愿意永远的留在康河。 第四节: 写榆树下的深潭,清泉倒影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融情于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第五节: 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离开,撑着长篙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了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第六节: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箫,诗境恢复了寂然。“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点。 第七节: 与开头回环呼应,诗人是那样舍不得离开,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敢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三、鉴赏要点 该诗具有三美“音乐美”“画面美”“建筑美” 音乐美—— 全诗除了第五节不压韵之外,其他六节都严格压韵,而且频频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的”“悄悄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节奏,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画面美—— 七节诗展示了七幅色彩绚丽的欧洲风景画风情画卷,并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将他们巧妙地剪辑到自己的诗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 建筑美—— 诗的结构形式有着层层高筑的形式美。 四、朗诵《再别康桥》 五、欣赏朗诵《致橡树》 六、作业 背诵现代诗歌两首、朗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 教学笔记 - 5 –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