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5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同评价.ppt
主导风向 5.8.1 确定预测因子 5.8.2 确定预测范围与计算点 5.8.3 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5.8.4 确定气象条件 5.8.5 确定地形数据 5.8.6 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 5.8.7 选择预测模式 5.8.8 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 5.8.9 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三种途径、视等级结合用 5.6.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原则 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建材资料 收集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进行现场监测 5.6.2 现有监测资料的分析 根据长期浓度、短期浓度,对照各污染物有关的标准,评价各污染物的达标情况。 若超标,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原因 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作业: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制度及布点原则? 监测因子 监测制度 监测布点 环境空气 质量现状监测 5.6.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制度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要求 二期 (冬季、夏季) 一期 (不利季节) 必要:二期 一期 (必要) 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一级评价每天监测时段 至少获取02、05、08、11、14、17、20、23 二级和三级评价每天监测时段 至少获取02、08、14、20 监测制度 监测布点 监测布点 强调(监测点位置周边的环境): 空间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 有270°的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m范围内没有局地排放源 避开树木、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保障监测的可达性和电力保障 监测布点 30° 5.6.2 现有监测资料的分析 以列表的形式 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 计算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 评价达标情况 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 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 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某热电有限公司扩建规模为2x300MW级燃煤热电机组,配2台1100t/h亚临界固态排渣煤粉炉,采用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同时,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后可以替代和关停供热范围内各类中、小锅炉51台,总容量为235.15t/h,并淘汰拆除现有工程中的某发电机组。采用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加湿法除尘,除尘效率达99.85%,采用低氨燃烧器,并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新建工程烟囱高210m,出口内径8m,出口烟速25m/s,出口烟温350K。扩建工程建煤场1座,用地20000m2、堆高10m,储煤约1.5x105t,扩建原煤渣场,可满足20年的库容需要。 例题: 此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包括扩建工程、淘汰工程、现有工程和替代区域的锅炉涉及的污染源。 热电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SO2、NO2、PM10、TSP,其中SO2、NO2、PM10来自电厂烟囱的排放, TSP来自面源煤场、灰渣场的排放。 对于扩建工程通过设计资料进行污染源调查 本例中在评价范围内没有涉及与本项目有关的在建和未建项目,故不对此项污染源进行调查 对于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进行实测 例题: 例题: 扩建工程污染源 消减污染源 替代污染源 现状污染源 污染源 类型 点源(烟囱) 面源 (煤场、渣场) 点源 (淘汰机组的烟囱) 点源 (51台中、小锅炉) 点源 (现有工程的烟囱) 调查内容 调查清单、 年排放量 调查清单、 年排放量 调查清单、年排放量 年排放量 目的 预测、 总量计算 预测、 总量计算 预测、 总量计算 总量计算 污染源调查内容 点源调查内容 SO2 NO2 PM10 面源调查内容 TSP 5.7.1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 5.7.2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要求 5.7.3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内容 5.7.4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的内容 与项目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 对于各级评价: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对于一、二级评价: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5.7.1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 包括: 常规地面气象资料 常规高空气象观测资料 包括: 年平均风速、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月平均风速、 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限值、日照等 5.7.2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要求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评价范围 小于50km 大于50km 小于50km 大于50km —— 气象资料年限 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 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 —— 地面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