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期末测试c(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 (上) 期末测试卷C
本卷共三道大题 满分1 时量 1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展示(41分)
1.请你用最满意的字写出本期所学古诗中的一处对偶句,要尽可能写出书法效果.(2分)
2. 给加线的字注音(2分)
匀称( ) 顷( )刻 伧( )俗 嶙峋( )
3.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繁yán ( ) lòu ( )空 遗hái ( ) 独占áo ( )头
4. 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 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
(2)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迥然不同:
5、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①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A、敏感 B、灵敏 C、敏捷)得多。
②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 (A、引种 B、引进 C引入)在山腰委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6、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①(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 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信交束手无策。
②( )鲫鱼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 )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
7、解释下面文言文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8、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穷愁潦倒 镂空 周而复始 B、衰草连天 劫掠五彩斑谰
C、巧妙绝伦 翩然 重峦叠嶂 D、情郁于中 粼片 束手无策
9、《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中“皆叹惋”的原因是( )。(2分)
A、因为他们说出自己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B、因为他们听渔人介绍桃花源外的情况,为自己未能走出桃花源亲自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而叹惋。
C、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到桃花源的经过。
D、他们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10、指出下面句中的说明方法。(4分)
①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②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③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
④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9米,中部略窄,宽9米。( )
11、根据课文原文或有关内容填空。(6分)
(1)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可以看出长妈妈是一个 的人。
(2)用我们自己的话说,“生物入侵者”就是 。
(3)《春望》诗中,写诗人自己头发的两句诗是 , 。
(4)《游山西村》诗中,写农家饭食的两句诗是 , 。
12.下面这张申请书,有文字需要修改或补充的地方,依序号顺序将修改或补充扼要地写在后面横线上。(7分)
申请书
敬爱的团组织:
①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大家的组织,是党的可靠助手和后备军,②是培养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具有“四有”“五爱”品质。在团组织和团员同学的教育和帮助下通过对团章的学习,③使我认识到作为新世纪的青年,④应当积极努力争取加入青年人自己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此我向组织郑重地提出入团申请,⑤希望一定批准。如果我能被批准,我一定遵守团章,⑥按照团章履行团员义务,处处起模范作用,做名副其实的共青团员;如果一时未能被批准,我也不灰心更接受考验,继续努力争取加入团组织。
⑦我恳切盼望团组织帮助我,考验我,使我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此致
敬礼!
太湖中学初二(二)班 何进
二0十二月十七日
① 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