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测试: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个知识分子的存在价值
解玺璋
柏杨去了。这个几乎与五四运动同岁的人,作为“五四”自由之精神的最后一个实践者,在五四运动89周年纪念日的前夕,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初读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6年的“花城社”版本,删除了《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一文。可见,对于中国人是否丑陋,那个时候还是有保留的,或者说,是没有勇气正视的。所以,读这本书首先就需要鼓起勇气,因为,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自己已被装进去了。
但他态度是真诚的,我的思想在那个时候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许多年前读鲁迅杂文时的情形非常相似。但鲁迅所讲的毕竟还是几十年前的事,离我们很远;而柏杨讲的很多人和事,就发生在今天,我们都有切身的感受。我曾经为此而感到困惑,改造国民性喊了也有几十年了,中国人的进步又表现在哪里呢?或者,中国人的自新,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吗?
柏杨以写作终其一生。他的写作,归为一点,就是“只为苍生说人话”。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都凝聚在这里,为中国人能够有尊严地活着,耗尽了全部的智慧和心力。柏杨的身份,是学者兼作家。但在我的心目中,他首先是个战士,不屈不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的写作,从来不是为了要在文坛或者学术领地里占据一个位置,争取一个名号,而是基于现实,对历史的批判与反思,以及对国民沉迷于悠久传统的一种棒喝。
有人曾质疑柏杨的文学成就和学术地位,这恰恰显示出我们与柏杨的隔膜。对他来说,文学和学术的天空都太小了。他留给我们的,是不畏强权的独立批判精神、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以及对我们这个民族和人民不能割舍的情感。据称,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有“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十年通鉴”的说法,正是在牢狱之中,他完成了那部以人的情怀观照中国历史的巨著《中国人史纲》。不要跟他讲你们的学术规范,一个“人”字,已经划清了他跟传统史学的界限。前几年,作为责编,我曾参与《中国人史纲》在内地的出版,他所给予我的教益,是可以受用一生的。
柏杨以其写作证实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存在价值。有人说,柏杨去了,柏杨的时代就结束了,好像柏杨的精神我们也就不再需要了。我在书店里看到,因为柏杨的去世,他的很多书,特别是《丑陋的中国人》和《中国人史纲》,在市场上已经脱销了。这种现象说明,这个时代还是需要柏杨的,他的精神通过广大读者的阅读而存在,而延续。
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和柏杨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有什么区别的话,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一种自我平庸化的倾向,他们可以找出种种理由,表达对现实权力的屈从和认同。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更是知识分子自身的悲哀。由此看来,更显示出柏杨精神遗产的稀有和可贵。这笔遗产不是别的,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一个社会为什么会有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其存在的意义及其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点,我们读了柏杨就可以明白。知识分子应该是有社会担当的。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在社会发烧的时候,保持清醒。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给现实社会提供合理性的解释,事实上,他们有义务以其理性和智慧向公众揭示现实的合理性将怎样在其发展过程中走向衰落和灭亡。
中国知识分子说得多,做得少,习惯于坐而论道,崇尚“清谈”,发展下去往往就是扯淡。就像很多人都在参禅拜佛,其实只是在为自己梳妆打扮。用林谷芳先生的话说,只有在“两刃相交,无所躲闪”之际,才有真实的禅可言,才可能领略生命的极致风光。修禅如此,继承柏杨的精神遗产又何尝不是如此!
(《中国青年报》5月6日)
1.文章首段称赞柏杨是“‘五四’自由之精神的最后一个实践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他“只为苍生说人话”;②他基于现实对历史进行批判反思,对国民沉迷于悠久传统进行棒喝;③他不畏强权、敢于批判,敢于自我反省。
2.文章第二、三段写了作者“初读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的经历,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九年级数学秋季开学第一课(北师大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pptx
- 第1讲 我爱你中国(第一课时)美丽中国是我家(课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pptx VIP
- 大学毕业论文_外文文献及中文翻译-财务风险的重要性how important is financial risk.doc VIP
- 人美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1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docx VIP
- 民警进幼儿园安全讲课.pptx VIP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Z055导游服务赛项规程+赛题 (2).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基础 龚娟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ppt VIP
- 沙田柚种植技术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DBJ52_T103-2021:模块化箱式房屋安装及验收技术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