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物理考纲专项复习课件19
* * 考点1 天体的运动——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 学案4 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了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 2.开普勒第二定律说明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在远日点的速率,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度变小,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大。 3.开普勒第三定律 (1)表达式a3/T2=k,其中a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为公转周期,k是与太阳质量有关而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2)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近似的计算中,可以认为行星都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若用R代表轨道半径,T代表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写成R3/T2=k。 (3)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不过此时a3/T2=k′,比值k′是由行星的质量所决定的另一常量,与卫星无关。例如地球绕太阳运转时的常数k1与月亮绕地球运转时的常数k2是不同的。 开普勒定律的应用 【例1】理论证明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而且也适用于卫 星绕行星的运动,只不过此时a3/T2=k′中的常量k′与行星绕太阳运动中的常 量k不一样。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运行周期为27 天,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在地球赤道上空多高处的卫星可以随地球一 起转动,就像是留在天空中不动一样。(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 km) 本题所述的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卫星运动知识,同样可以求出。同学们可以一试。 【解析】设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分别为T1、T2,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R13/R23=T12/T22,所以R2= (T2/T1 )2/3·R1,R2=(1/27)2/3×60R地≈4.27×104 km,卫星在地球轨道上方的高度h=R2-R地=3.63×104 km。 【答案】3.63×104 km 1 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 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 哈雷曾经在168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 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 公转半径的18倍(如图所示),并预言这 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请你估算,它下次飞近地球是哪一年? 【答案】2062年 1.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mg,F向三力同向,此 时F向达到最大值 F向max=mR?2,重力加速度达到最小 值gmin=(F-F向)/m=GM/R2-R?2。 2.当物体在两极的极点时,F向=0,F=mg,此时重 力等于万有引力,重力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最大值为 gmax=GM/R2 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GMm/R2 》mR?2,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进行计算时认为mg=GMm/R2。 考点2 万有引力定律 一、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F可以分解 成物体所受的重力mg和随地球自转而做圆周运动的向 心力F向,如图所示。 其中F=GMm/R2,而F向=mR?2。 二、求星球表面和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1.求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在星球表面处万有引力等于或近似等于重力,则: GMm/R2=mg,所以g=GM/R2(R为星球半径,M为星球质量)。 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1/g2=(R22/R12)·(M1/M2)。 2.求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若设离星球表面高h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h,则: GMm/(R+h)2=mgh,所以gh=GM/(R+h)2,可见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 由以上推得星球表面和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关系为gh/g=R2/(R+h)2。 万有引力的特点 (1)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物体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即“万有引力”。 (2)相互性: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3)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故在分析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力时,不考虑地面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考虑地球对地面物体的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例2】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高考物理单元总复习课件第11章热学章末复习总结.ppt
- 2018届高考物理全程复习课件《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ppt
- 2018届高考物理单元总复习课件第10章交变电流传感器章末复习总结.ppt
- 2018届高考物理单元总复习课件第16章原子结构原子核章末复习总结.ppt
- 2018届高考物理单元总复习课件第14章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章末复习总结.ppt
- 2018届高考物理单元总复习课件第1单元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ppt
- 2018届高考物理单元总复习课件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8届高考物理单元总复习课件第1单元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8届高考物理单元总复习课件第1单元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ppt
- 2018届高考物理单元总复习课件第1单元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ppt
最近下载
- DBJT 08-120-2015雨水口标准图2015沪S203.docx VIP
- 神经介入产品培训.ppt VIP
-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ECharts数据可视化课件 第1章 初识ECharts.pptx VIP
-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突发事故处理流程.pdf VIP
- 电工安全生产协议书(完整版).docx VIP
- 固定翼无人机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 1.35KV预制舱变电站项目(整套35KV预制舱,变压器,开关柜,火灾报警)技术规范书.doc VIP
- DB36_T 811-2020 井冈蜜柚 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