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阐明2011andmdash;2015年我区发展战略意图.docVIP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阐明2011andmdash;2015年我区发展战略意图.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阐明2011andmdash;2015年我区发展战略意图

《青岛市李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阐明2011—2015年我区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资源配置,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全区上下发扬“诚信实干、奋勇争先”的李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日臻完善,“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明确区域发展定位,战略布局明显优化。区委、区政府确立了“拥湾枢纽、生态商都”的发展定位和“一极两轴三区四带”的战略布局,确定了现代商贸流通业、现代商务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先进制造业、房地产业六大主导产业。新的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体现了李沧的优势,明确了发展思路,符合青岛市整体发展规划和李沧区情,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明显升级。2010年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13亿元,年均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年均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亿元,年均增长19.4%;区级财政收入10.3亿元,年均增长12.2%。服务业比重达到44.7%,较“十五”末提高11.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投资比重由“十五”末的8:2调整为2:8。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1%,比“十五”末提高9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绩显著,累计引进过亿元项目35个,过十亿元项目20个;全区在建和即将开工大项目52个,总投资1064亿元,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速。 重大项目有效推进,发展空间明显拓展。铁路青岛北客站、地铁M3号线开工建设,金水路拓宽改造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启动,环湾大道建成通车,海湾大桥及延长线工程即将投入使用,“拥湾枢纽”建设初见成效。铁路青岛北客站周边1.9平方公里区域的开发建设全面展开。苏宁、伟东、宝龙、银座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心商圈整体改造全面铺开。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申办成功,筹建工作全面启动。交通商务区、现代商贸区、生态商住区建设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两改”工程进展顺利,城区面貌明显改观。注重品质建设,实施规模开发,引进一批国内知名开发企业参与“两改”项目,绿城安置区被誉为山东省最好的城中村改造安置区。突出抓好拆迁工作,累计拆迁面积347.7万平方米,侯家庄等21个城中村改造完成,大枣园等24个村庄改造有序推进。面粉七厂等7片旧城改造顺利进行,改造筒子楼56栋,维修危破漏房386栋。建设经济适用房139万平方米,廉租房1920套。青岛市宜居城区的新形象初步展现。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功能明显增强。投入15.4亿元,拓宽、打通永平路、巨峰路等道路92公里,改建、整修瑞金路、四流中路等道路80余万平方米,路网密度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金水路一期被市民评为“青岛市最美的道路”。投入约10亿元,铺设雨污水管线25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550万平方米,建成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65%;集中供气覆盖率达到73%;新设变电站2座,改、建供电线路130公里,新增供电能力12.6万千伏安;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7.8万户。 节能减排扎实有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节能减排工程按期建成发挥效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率达到100%。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6%和18%,顺利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新建公共绿地23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人均公共绿地18.8平方米,总体环境质量良好。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李村河上游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竣工,79处污染点源整治完毕。楼山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实现突破,直排河道污水量大幅减少。大村河整治暨李沧文化公园工程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民生保障明显提升。广泛开展“五大文化”建设,以“迎办世园会、建设新李沧”为主题,开展了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公共文明指数不断提高。投资27.3亿元,办成50件政府实事。科技经费投入5800万元,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投入1.5亿元新建、改造学校30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连续举办五届“青岛民俗文化节”,品牌影响不断扩大。青岛三医迁建工程全面开工,医疗卫生改革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3.2‰。积极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发放促进就业资金6060万元,发放保障金及各类救助金12525万元。老年福利事业向普惠型转变,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3310”社区建设工作模式初步形成。工会、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