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广西田阳高中高三冲刺模拟卷(语文).doc
田阳高中2017届高三冲刺模拟卷
语 文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由于生产力低下等,经济增长主要以一定数量和密度的劳动人口的存在为前提。统治者一方面需要劳力、兵源和税源,另一方面又惧怕因食者众财物寡而引发社会动乱。因此,人口问题便成为历代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从夏禹时期到东周,中国人口基本徘徊在1000多万,这是当时生产条件异常恶劣、部落和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以及奴隶主对奴隶残酷压迫的结果。进入封建社会,与之前相比,人口才有较快发展,但从秦到清初,也只在几千万人之内起伏变化。在“土地者,所有余也;王民,所不足也”(墨子语)背景下,主张人口增长的思想曾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支配地位。南宋叶适认为“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只要人口众多,国家就能增加财税、役夫和士兵。唐太宗甚至将户口增长作为地方官升迁的主要依据。
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人口的增长不仅带来了财富,还能满足他们称霸诸侯、王天下的野心。越王勾践为报国耻,以国家政令的形式鼓励多生育,为打败吴国奠定了雄厚的人力和物质基础。荀子指出“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强调民众在诸侯争霸中的作用,“争人”是首位的,有人就可以王天下。
“多子多福”观念在中国古代根深蒂固。早在《诗经·绵》中,就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的诗句,表达了周始祖希望子民繁多的愿望。孔子倡导“孝”,有一层含意就是传宗接代以不绝祖祀。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观,在他看来,“无后”就是最大的不孝。这种道德观念在此后的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为深远。
每当社会经济由盛转衰时,往往又会出现控制人口规模的思想。战国末期,韩国早已处于“地狭而民众”“其土不足以生其民”的境地,生活于此的韩非用财富与人口做对比,认为在资源财富有限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无限制快速增长,必然引发无法控制的社会动乱。宋末元初马端临从人口质量角度出发,声称古时人口是量少质高,可以多增殖;后世人口是量多质劣,不应多增殖。清朝乾隆年间,承平日久、人口激增至3.1亿,这使乾隆深切地感受到人口众多带来的巨大压力。当时著名学者洪亮吉提出用“天地调剂法”“君相调剂法”,依靠自然力量以及统治者采取措施来缓解人口压力,但这只是治标,并不能解决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人口增长与土地兼并的矛盾。
纵观数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往往伴随着人口增加、过剩、剧减、再增加、再剧减的轮回,国家的兴亡、更替及分裂、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为人口增减这一看不见的手所控制。
(摘编自吴洁生《试论中国古代人口增减与王朝兴衰关系及启示》)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人口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生产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历代统治者非常关心人口的增减。作为治国根本,人口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兴衰与更替。
B.在土地有余而人民不足的情况下,为促进生产恢复国力,唐太宗把人口增减作为地方官员的考核标准。
C.中国古代人口一直在几千万人之间徘徊,发展速度一直不高,这是当时劳动水平低下、朝代更替、战争不断造成的。
D.每当一国人口相对于生产条件而过剩时,统治者又担心因人口众多财富不足,引发更大的社会动乱。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和孟子强调“孝”的思想,认为“无后”就是最大的不孝,这种道德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育观。
B.战国时期的荀子重视国家人口的增加,但他不是提倡鼓励生育以增加人口,而是强调统治者要能招徕民众。
C.马端临提出人口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质量,针对宋末元初出现的人口质量下降现象,他主张控制人口规模。
D.著名学者洪亮吉提出的“天地调剂法”“君相调剂法”为控制人口激增、缓解土地兼并现象提供了有力支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主张增加人口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也是当时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历史现实决定的。
B.虽然韩非是站在当时韩国国情角度,将人口与财富联系在一起考虑,但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看,他的人口思想具有前瞻性。
C.人口不足一直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即便偶尔有反对人口增长的声音出现,也会淹没在浪潮里,“多子多福”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
D.从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来看,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国家经济衰退时期的产物,只要国家处于兴盛时期人口就会伴随增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皖南事变后的叶挺
我们是多人随叶挺下山谈判,被国民党108师扣留后,押解到52师前方师部,关在一间房子里,不久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7年广东省汕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doc
- 2017年广东省江门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2月份)(解析版).doc
-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doc
- 2017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三次(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2017年广东省顺德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扫 描 版(无答案).doc
- 2017年广东省高三新题型高考考前深度模拟卷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广东省高考考前热身练习语文试题.doc
- 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上海卷).doc
- 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等式不等式(全国通用)(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孝感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doc
- 精品解析: 2025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2年青海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2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
最近下载
- 八项规定回头看自查报告.pdf VIP
- 2012北京 第一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预算定额.pdf VIP
- 华为LTC流程IPD流程ITR流程三大核心流程变革一篇文章就全明白啦V2.0!.pdf VIP
-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doc VIP
- D-ZD2010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制造图册-中国电力规划.pdf VIP
-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docx VIP
-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年发展规划十五五发展规划2025.docx VIP
- NBT 25085-2018 核电厂常规岛焊接技术规程.pdf VIP
- 烟草代办合同范本6篇.docx VIP
-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