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2018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积累运用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 侵晓窥言语 (3). 苏幕遮?燎沉香 (4). 何时倚虚幌 (5). 双照泪痕干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两者都有。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侵”“窥”“燎”“倚”“幌”“痕”等。
按要求选择。
2.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不拒绝细流,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C. 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D. 爷爷生日寿宴上,小明激情洋溢地说:“ ‘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生日快乐! ”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这是考查对诗词内容情感的理解能力。首先分析诗句的意思情感,把握季节、景物、情感等,然后分析语境。A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句中使用正确。B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而语境说的是“广泛汲取知识”,这与诗句强调的“新知识”不合。C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这是心情悠闲的表现,而语境中说的是持之以恒的做法,二者不合。D项,“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花甲”指六十岁,而语境中“古稀”是指七十岁,二者不一致。
3. 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盛唐的书法,不再只是坚持“楷”的端正,不再只是坚持“楷”的法度,_________。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领略唐代书法“尚意”美学的最好作品。
A. 书写者也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B. 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书写者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C. 书写者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D. 开始追求书写者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答案】D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申。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普通班)下学期考前模拟(二)语文试题.doc
- 2017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普通班)下学期高考前模拟(一)语文试题.doc
- 2017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重点班)下学期考前模拟(二)语文试题.doc
- 2017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重点班)下学期高考前模拟(一)语文试题.doc
- 2017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二)语文试题.doc
- 2017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三下学高考前模拟(一)语文试题.doc
-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二(二模)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二(二模)语文试题.doc
- 2017年高辽宁省葫芦岛市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语文(解析版).doc
- 2017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控(一模)语文试卷.doc
-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控(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 2018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doc
- 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word(解析版).doc
- 2018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
- 2018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2018年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卷(扫 描 版).doc
- 2018年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卷.doc
- 2018年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8年云南省保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