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新闻看新闻从业者应具有的思维品质.pdfVIP

从卫星新闻看新闻从业者应具有的思维品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卫星新闻看新闻从业者应具有的思维品质

新闻大学 JOURNALISM QUARTERLY 2009 3 101 ·新闻业务· 年第 期 总第 期 从“卫星新闻”看新闻从业者 应具有的思维品质 苏 虹 (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不论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具体到新中国的新闻史方面,1958年远远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年份来形 容它,一颗颗连起码科学常识都不顾的诸类“卫星”的升空让这一年显得无比沉重。而“卫星新闻”背后的媒体与记者 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专业的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品质?本文试作探讨。 卫星新闻;思维;新闻从业者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1958年是一个新中国新闻史上不忍回视而又必须正视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媒体—当时 主要是报纸,放出了一个又一个“卫星”,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特别是在对粮食产量的报道 上,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固然有其政治原因,但如果我们除去政治层面上的原因,而 仅从思维品质加以考察,无疑也能让我们从中有所感悟。 浮躁的岁月 荒唐的报道 1958年6月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关于河南遂平卫星农业社第2生产大队5亩小麦平均亩 产2105斤的报道,可以算是“卫星时代”到来的标志。4天后即6月12日,《人民日报》又在第 一版报道了这样一个消息:“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2亩9分小麦亩产3530斤。” 在这篇报道中,详细“描述”了这2亩9分地获得高产奇迹的经验:“第一,肥料多,分期施, 从种到收一共施了10次肥。”“第二,普及良种,加大播种量,实行均播密种。”“第三,分期 浇水4次。浇水方法是采用小畦浇水。”“第四,及时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先后喷射了3次药 剂。”——真可谓“有根有据”,让人不得不信。[1] 有了这样的报道作“牵引”,全国“卫星”竞相飞上了天。就在第二天,湖北谷城县乐民社 宣布,亩产4353斤。20多天后,与河南遂平县毗邻的西平县和平农业社,宣称亩产达7320斤。而 [作者简介] 苏 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07级博士研究生、南空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 81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则报道,湖北麻城县麻溪河乡的早稻亩产竟然达到36900斤。9月18 日,《人民日报》又报道,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发射”的“中稻高产卫星”,亩产达13万 多斤! 仅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例,其它的“高产记录”还有: 河北安置南娄底乡卓头村社小麦亩产5103斤(1958年6月30日); 安徽繁昌县峨山乡东方红三社中稻亩产43075斤9两(1958年8月22日); 湖北谷城黄畈乡新农村一社中稻亩产52658斤(1958年9月1日); 湖北麻城熊家沟乡建新六社中稻亩产52599斤(1958年9月1日); 广东逋县星子乡田北社中稻亩产60437斤(1958年9月5日); 四川郫县友爱乡第九农业社中稻亩产82525斤(1958年9月18); 青海柴达木盆地赛什克农场第一生产队小麦亩产5585斤6两(1958年9月22日); …… …… 这还不够。《人民日报》又发表了大量的社论,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并宣称 “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同时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小麦 产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了!”这一年的7月份,农业部根据各省的报告汇总的全年粮食估 计产量,竟然高达10000亿斤! 都是“头脑发热”惹的祸? 无疑,1958年关于农业方面(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的报道,是许多当时的新闻从业人 员不愿揭开而又挥之不去的“疮疤”。 40多年后,当年报道河南遂平县“卫星新闻”的女记者方璜如是说:“新闻界有时很无奈, 想写的东西,你写不得;不想写的东西,硬让你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