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山庵的故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沧山庵的故事

沧山庵的故事(民间传说) 常德武陵境内,南面有一座高山,名曰沧山。山顶上有一座寺庙,叫“沧山庵”。庙前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孟子崖①”,民间传说“孟子崖”内有三个碗大的石眼,石眼内有神赐给沧山庵一位修道行德有功的高僧——李道和尚享用的。李道死后,僧徒王富贪心,把石眼扩大了,结果什么也没有了。由此民间留下四句诤言“天高不为高,人心第一高,神赐油盐米,迟嫌眼太小”,后来又传为“天高不为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当酒卖,还说猪无糟”。 相传很久以前,沧山庵古树森天,庙宇深宅高大,菩萨满堂,香火极为旺盛,和尚与香人成群,前来求神拜佛,治病求药者络择不绝。要问沧山庵为何如此神灵,全得力于一位功德无量的高僧——李道和尚,人们称他为“活佛爷”或“道佛爷”。 李道出身非常贫寒,早年丧母,从小在父亲的眷顾下,跟随老父修道行德,信神信佛,并用土方为百姓治病,受到民众褒奖。父亲死后,李道继承父业,牢记父亲临终时祷告:“行善造德,福寿绵长”的遗言。从此,他除了劳动,维持生计外,主要的就是为贫民百姓做善事,帮困救难,用中药给人治病。久而久之,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神医大善人。一天为了寻找草药,他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了谁都不敢去的沧山寨顶。他惊喜的发现,山顶上古树森天,花草繁茂,草药皆是,他边采集边前行,走到一三角崖处,李道惊呆了,里面有石桌、石凳、石碗、石盆等,岩洞尽端,有三个碗大的石眼、石壁上泉水潺潺流出。此时,他正感口渴,双手接水喝了个饱。他歇息躺在石板上寻思着,这里难道是古人住过的地方,这仙境难道是神仙栖息地?冥想中,他好象喝了酒似的昏昏入睡了,很快进入了梦境,他看见一白胡子老翁从云烟中飘飘而来,落在他的面前,拱手对他说:“你父亲普度众生,已成正果,明神托我给你送吃的,”告械你“从善为根菩提本,不贪为上持净戒”。李道醒来一看,人不见踪影,却发现三只石眼内,一只是油,一只是盐,一只是米。他惊喜地朝空中拜了几拜说:“感谢神的恩赐,善哉,善哉”。李道高兴的拿回家,正好够他一人享用。以后每逢三六九日,他去“孟子崖”取神赐油盐米。从此以后,李道生活有了保障,便一心修道行德,施药治病之心更为强烈。他告诫自己,“心即神,神即心,无愧于心,即无愧于神,积善者,乃大德也。” 李道寻思,即得利于“孟子崖”的神物,便应善报于明神,他自己动手修了一条崎岖的山路到沧山顶上,并把家搬了上去,他逢人便说,他要出家当和尚,要修一座寺庙,修行为僧。山下的老伯姓闻知后,有钱的出钱,有物的献物,有力的出力,很快一座简易庙宇修成了,李道和尚自然成了沧山庵的住持。从此沧山庵热闹非常,前来求神者,拜佛者,治病者源源不断,并把神赐的佛语“从善为根菩提本,不贪为上持净戒”悬掛在寺庙大堂内。从此以后,沧山庵香火不断,菩萨灵验,甚至只要由李道和尚赐一杯水和一撮香灰也能治病消灾。故而李道被奉为“活菩萨”和“道佛爷”的美名,由此,传遍常德府,象流水一样传扬于“三湘四水”湖湘境内。 光阴流逝,不觉道佛爷已是七十古稀的老僧了。他寻思着想找一个一心向善的接班人,可寻来找去一至未找到理想的人,只有沧山下刘二娘的儿子——王富经常来庙里帮他妈问病讨药,还时常带些香烛钱纸类供品来卖,并曾向道佛爷求拜收他为徒。可道佛爷觉得王富长相不良,鹰鼻鹞眼的,迟迟未曾答应。一天,王富突然跑上庙来,跪向道佛爷哭求道:“老佛爷,我妈病逝,临终时叮嘱说,要我求拜你收我为徒,你心慈仁善,就收下我吧”。佛爷见此哀求,勉强应召留下做些杂活。可王富来庙里不久,就急于求佛爷传真经法术与治病妙方,还观察佛爷的行踪。有一天,王富看到佛爷沿小径走向一岩洞内,不久又提着什么物品回庙了。王富便悄悄地找到洞内,只见些石器和几只石眼罢了。又过了不久,老佛爷一病不起,悟感到自己可能不行了,便把王富叫到跟前,讲述了“孟子岩”,神赐油盐米的事,并交待王富,“修道要诚心,为民要热心,为己别贪心……”,话未讲完,老佛爷就命归西天了。 王富在香人的要求下,按和尚的习俗,把老佛爷抬在大堂中央,周围堆放着干柴,点火焚烧升天了。第二天,天刚亮,王富便迫不急待地跑到“孟子崖”,心喜的取回了神赐的油盐米。到了晚上,王富在床上总是睡不着,他想,有了油盐米,只供我一人糊口,没有一点剩余,以后怎能发财,怎能讨老婆,且不要打一辈子光棍吗?……,想着,想着,他心神一定,从床上坐起来,一拍大腿,自言自语道:“有办法了,妙哉,妙哉乎”!第二天,王富跑到“孟子崖”,把昨晚准备的铁钻子拿出来,用锤子将石眼一只只的扩钻起来,他越钻越喜,越钻越有劲,不一会功夫,就把三只石眼都扩大了一倍,完后,他反复瞧了瞧,才满意的回庙。晚上,王富睡在床上做起了美梦,他看见三只石眼象脸盆一样装满了油盐米,连菩萨神位处也堆上了大米,一些香人拜一拜,丢些银两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