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基础知识[2篇].doc
诗词基础知识[2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诗词基础知识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
诗词基础知识
一.四声:
古音:平、上、去、入。(入声,读音短促,一发即收。促音)
现代: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二.平仄:
古代:平—平,仄—上、去、入
现代:平—阴平、阳平,仄—上声、去声
(写诗时固定一个标准)
三、格式:
1.平起平收(因首字平仄不限,以第二字平仄为准。):
平平仄仄仄平平 朝辞白帝彩云间,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岸猿声啼不住,
平平仄仄仄平平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2.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公卿有党排宗泽,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帷幄无人用岳飞。
仄仄平平平仄仄 遗老不应知此恨,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亦逢汗节解沾衣。(陆游《夜读范至能》)
3.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旧苑荒台杨柳新,
平平仄仄仄平平 菱歌清唱不胜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只今惟有西江月,
仄仄平平仄仄平 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揽古》)
4.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个黄鹂鸣翠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5.折腰体: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渭城朝雨浥轻尘,
仄仄平平仄仄平 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平仄仄平平仄 劝君更尽一杯酒, 仄仄平平仄仄平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对与粘:对,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粘,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对、粘的标志主要看
二、四、六字,特别是二、四字。)
6.仄声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待到秋来九月八,
平平仄仄平平仄 我花开后百花杀。
平平仄仄仄平平 冲天香阵透长安,
平平仄仄平平仄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赋》)
四.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第七字,或为出句之尾,或为对句之末,自然是要求分明的。
不是无原则不论。三平脚、三仄脚、孤平要以免。
五.孤平与拗救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
①②不为病,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了,两仄夹一平,就是犯孤平。即使第一字用的是平声字,也不行。
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 拗救:本句自救,对句相救。
例:远在剑南思洛阳 南国路遥书未回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六.韵(格律三要素:讲押韵、调平仄、工对仗) 古韵、今韵
注意事项:
一戒出韵(落韵):如押“一东”韵之诗,误押上“三江”韵或“八庚”韵中之字。
二戒凑韵:所押之韵,与全句之意义不相连属,是勉强凑合。
三戒重韵:同一韵脚重复押。(古体诗则不避)
四戒倒韵:两字成一词,为迁就韵脚,颠倒用之。如:“先后、新鲜、来去、慷慨”等。
五戒哑韵: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
六戒僻韵(险韵、难韵):即生僻之字。
七戒复韵:凡意义相同之字,如六麻韵中之“花、葩、华”,七阳韵中之“芳、香”,十一尤韵中之“忧、愁”等字,义皆相同,一诗之中双押即为复韵。
八戒别韵:一字因音韵不同,而意义亦别者,误押之即为别韵。
九戒犯韵(冒韵):同一句诗中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也改陈正山的两首诗并略谈打油诗与格律诗的区别
读黄士平老师《众人拾柴火焰高》(载于《三茅诗词》2010年第1期)一文后,很赞同文后的一个观点:诗词要反复修改(自改、互改或集体改),这样,“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就会出精品”。
本着精益求精的思想,本人想对黄老师所改的两首诗再作一点修改,并真诚希望所有同好对我所改提出批评意义。
第一首:“清晨阳朔看群山,只见山山浴日间。如马似猴皆醉色,骚人墨客尽欢颜。”
对这首改诗,我总觉得还没改到位。原因有三:一是改诗并没有写出阳朔漓江山水的特色;二是改诗平仄虽已合规中矩,但语句仍很平庸,没有脱离打油诗的束缚;三是表意上尚需再推敲。如“浴日间”似不好理解。“浴”意为沉浸,人也好,物也罢,能沉浸在太阳里吗?当说成“浴日晖”吧。“尽欢颜”也不足以表现骚人墨客深沉的性格特质,诗人对美景的欣赏是陶醉在心,外现于形:或颔首,或微笑,或吟哦??他们绝不会有红军战士翻过岷山后那种“尽开颜”的狂欢表现,所以可改成“醉心酣”(“心酣醉”倒语)之类。不才斗胆,一番划划改改后,遂把诗改成:
泛舟阳朔水波间,满目青罗绕玉簪。猴马群峰争讶客,骚人雅士醉心酣。 去阳朔,主要是游览漓江山水,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