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拔罐法PPT课件

拔罐法 拔罐法又称吸筒法,古时多用牛角做拔罐工具故又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出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应拔罐部位的体表,造成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技术操作。 作用: 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 适应范围: 风寒湿痹之腰背酸痛、关节疼痛; 虚寒性咳喘 疮疡 毒蛇咬伤 一、罐的种类 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 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但易碎。      3.玻璃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分1、2、3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但易碎。      4.负压吸引罐(抽气罐):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 抽出罐内空气,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上。 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使用安全,可避免烫伤。 二、拔罐的方法 (一)拔火罐法 1.用物准备 罐 95%乙醇棉球或纸片 火柴 止血钳 弯盘 2.点火方法 (1)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乙醇棉球,用火点燃,在罐内中段绕1-2圈后,立即退出,迅速将火罐扣在应选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     闪火法的优点是:闪动火焰已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 (2)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3)贴棉法: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此法吸附力较强。 (4)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5)架火法: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二)拔水(药)罐法 又称煮罐法,一般使用竹罐。 1.用物准备 治疗盘、竹罐、长镊子、湿冷毛巾; 用纱布包好的中药; 煮锅内放水。 2.操作方法 (1)煮锅内放水或防水后加入中药包。 (2)煮沸后将完好无损的竹罐数个投入锅中。 (3)用长镊子夹住罐底,罐口朝下夹出,甩去罐中水珠。迅速用湿冷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所拔部位。留罐10—20min。 (4)随时观察吸附情况,患者感到过紧、疼痛时,应立即起罐,以免烫伤。 (三)穴位负压吸引拔罐法(抽气罐法) 1.用物准备:负压吸气罐(抽气罐) 2.操作方法: 选择部位后,扣罐于其上,连续捏像皮球数次或抽气,吸牢后,留罐20—30min。 留罐时观察皮肤,如出现稍微红肿或有细小出血点,无其他变化时,可增加负压,继续留罐10min。 三、拔罐法的应用 (一)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留罐10-15瓦书01 min 。待局部皮肤充血、出现皮下瘀血时,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的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将罐取下。 如果罐吸附过强,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应以轻缓为宜。 若罐大,吸附力强,可适当缩短留罐时间,以免起泡。 (二)走罐 走罐又称推罐:常选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得麻木、风湿痹痛等证。先在罐口或所拔皮肤涂一些凡士林或按摩乳,将罐拔住,用手握住罐,上下往返推移,直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三)闪罐 将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拔住、起下,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此法适用于局部疼痛、麻木等证。 (四)留针拔罐 针刺得气后,留针,以针为中心,拔上火罐。 留罐10—15min,然后起罐起针,此法是将针刺与拔罐相结合,起到双重疗效。 (五)刺血(刺络)拔罐 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后,将火罐拔于点刺的部位上,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