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灾备必将发展成为中国灾难备份市场的主流方式云灾备必将发展成为中国灾难备份市场的主流方式.pdf

云灾备必将发展成为中国灾难备份市场的主流方式云灾备必将发展成为中国灾难备份市场的主流方式.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灾备必将发展成为中国灾难备份市场的主流方式云灾备必将发展成为中国灾难备份市场的主流方式

云灾备必将发展成为中国灾难备份市场的主流方式 1 面临形势 1.1 国外积极地推进数据灾备体系建设 国际调查机构Gartner Group 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经历大型灾难而导致系统 停运的公司中有2/5 再也没有恢复运营,剩下的公司中也有 1/3 在两年内破产。 美国在2001 年9 月11 日发生的袭击事件中,有1200 多家企业的信息系统全部 焚毁,本地数据全部丢失,业务指挥线受到严重损害。在“9.11”事件之后,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对其环境造成重大损害(预计重建需 要花费25 万亿美元),但日本大型企业业务数据链却没有被这种灾害冲断,是由 于吸取了美国9 ·11 事件的惨痛教训,认识到数据灾备中心建设的重要性,采取 了相应的数据灾备措施,并对信息数据灾备采取了更为严格的体系建设措施。 1.2 国内面临严峻的数据灾备建设需求 在中国,由于灾难性事故所导致的信息系统崩溃的事件也有发生:2002 年7 月23 日,北京首都机场的离港系统因为技术故障,停机一个小时,60 多个航班 延误,影响6000 旅客的正常出行;2003 年7 月1 日,上海市轨道交通4 号线发 生险情,临江花苑大厦内的劳动保障局和市财税局的重要信息系统被迫中断和搬 迁;2006 年国家遇到的汶川地震、雪灾、风灾、洪灾等一系列事件中,一些单 位和企业的业务数据丢失,影响很大;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发生强地 震,震区受地震波及的信息系统大部分完全瘫痪。玉树地震、南方旱灾、洪灾等 自然灾难的频频发作,以及近期银行、证券企业系统瘫痪事件的发生,使我国政 府、企业的灾难恢复需求上升。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入应用时代,信息数据量 呈爆炸式增长,灾难恢复市场也随之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1.3 全国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掀起高潮 随着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使工商、税务、公安、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部门 的数据量急剧扩张,很多国家部委在规划建设统一的数据灾备中心。金融、证劵、 电信、电力、石油等重点行业及特大型企业信息化重大行业及特大型企业信息化 重大工程的实施,需要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实现业务支撑。现在全国性数据中心和 灾备中心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地区,四川、陕西、重庆等西部省市认识 到了数据中心产业化的发展前景,已经开始规划和建设区域数据中心产业基地。 1.4 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化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数据存储量呈几何数量级的上升趋势,对数据存储服务的要求日益迫切, 仅靠现有分散式的数据中心孤岛,已不能满足行业和社会需求。数据中心集约化 建设,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模式,是实现优势资源共享,从源头上解决重复 投资、资源浪费和能源损耗问题的必有之路。由于数据中心建设具有高投入的特 点,国家鼓励建立市场运作机制,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数据中心建设,鼓励发展新 一代“云计算”技术,鼓励“云存储”基地为依托,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数据中心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国内很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缺乏整体规划,随着业务不断发展, 对应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数据中心的机器越来越多,而原来的机房无论是在空 间、散热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业务的需求了。于是,很多企业都开始寻求解 决之道,有的企业在外面租凭机房空间,付出昂贵的租金,有的企业开始重建机 房,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满足业务所需。 无论是租凭机房,还是重建机房,都需要太多投入,且面临搬迁带来的种种 潜在危险。一些典型缺乏规划的数据中心面临的严峻问题。 因此,通常情况下,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在缺乏规划的情况下,将面临性能、 空间、功耗、安全、管理、部署方面的诸多挑战。 2.2 灾备建设的实际效果难以管理 在进行灾备数据中心的建设时,需要从大规模灾难的影响度,业务策略,成 本,技术可用性,数据中心的环境,当地法律法规和审计的要求,以及和政府、 服务商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而在国内,大部分灾难备份建设并不完善, 实际效果仍然不甚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内灾难备份以及业务连续性管理主要考虑 IT 部门,资金投入也主 要集中在 IT 部门。在数据中心灾难备份建设过程中,只备份了少部分核心业务 系统,许多重要的应用系统甚至还没有建立基本的灾难备份措施,不具备基本恢 复能力。 其次,缺乏系统的灾难恢复计划。灾难恢复包括数据、网络和应用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