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学 图文版》(杨义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叙事学图文版》(杨义著).pdf《中国叙事学图文版》(杨义著).pdf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中国叙事学 图文版 作者=杨义著 页数=463 出版社=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 SS号 DX号=000006739508 URL=/bookDetail.js p?dxNumber=000006739508d=135B1B8178E107B05 2460D37E94CC1A7 导言:叙事理论与文化战略 一、思维的三弦 二、对行原理 三、返回中国叙事本身 四、叙事形式法则的探讨 五、两极中和的原则 六、还原、参照与贯通 结构篇第一 一、结构的动词性及“精神契约说”原理 二、道与技的双构性思维 三、结构要素之一:顺序 四、结构要素之二、三:联结,对比 五、结构动力学——势能 六、结构形态发展的五个主题(上) 七、结构形态发展的五个主题(下) 八、组织结构的死法与活法 时间篇第二 一、作为人类经验的时间 二、时间表述形态和文化密码 三、叙事元始和时间整体性 四、叙事元始的时间表现形态 五、历史时间与叙事时间 六、时间顺序和预叙的文化蕴涵 七、时间幻化与翻过一面看人生 八、时间人文化和独特时间刻度的选择 九、时态非原生性及其功能 视角篇第三 一、视角的意义 二、视角与作者 三、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四、视角的流动性 五、视角的一与多及其层面 六、聚焦与盲点 七、聚焦于“有”与聚焦于“无” 意象篇第四 一、意象原型及其释义 二、意象的选择和组合 三、意象的类型 四、意象的意义指涉 五、意象的功能 评点家篇第五 一、叙事学的独特存在形态 二、黏附于直觉的理论思维方式 三、评点体例的完善 四、评点体例的变异 五、阅读预约视野的设计 六、全局预约视野的比较性和透视性 七、精神共享的阅读形态 八、点醒灵性和点醒趣味的阅读范式 九、从儒家经典阐释中走出来 十、建立“另一个经典世界” 附录:专家推荐意见二则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

文档评论(0)

WX:r200906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