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资料一.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资料一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资料一 一、基础知识考查 1、语文学科的特征:一是符号性,二是民族性。 2、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语言是一种符号,科学系统地提出“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被誉为语言学之父和符号学之父。 3、语言符号可分为语音符号、字形符号和副语言符号。语音符号是音和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的话,字形符号无论是独体还是合体,都是形、音、义三结合的视觉符号。副语言符号也是音与义或形与义的结合。 4、“人文”一词源于《易传》,“人文主义”一词是18世纪首先在德国由席勒等人提出来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在20世纪90年代重建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中提出来的。 1、美国著名学者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目标理论,以后经辛普森、泰勒、克拉斯沃尔等心理学家的丰富和完善,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2、近年来,以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为基础,全国各地先后编制出了一些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较为典型的如四川省的目标导学体系。 3、美国行为主义课程专家泰勒认为,教学目标是用可见的行为来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因而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4、根据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体系可心划分为谁知目标、情意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类。 5、陈述课程及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种不同形式,即行为主义目标。展开性目的和表现生目标行为主义目标主要是“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呢功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1展开性目的不以事先规定的目标(或结果)为中心,而以过程为中心,即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2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 6、布卢姆教学目标理论最适合的学科是序列性特别强的理科和需要预备性最少的部分社会学科。 1、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制订了《奏定学堂章程》,这一年可以说是语文学科诞生的一年。该章程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可以说是课程纲要的前身。 2、叶圣陶在1948年草拟了一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草稿》,对中学语文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了两项目标。此草稿总结了一些传统教学经验,提出的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很明确,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部署编审局出版了第一套《初级中学语文课本》。 4、1953年,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给党中央写了《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应当把中小学语文一门课程分为语言和文学两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 5、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 (草案)》、《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相继制订公布,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 6、1958年3月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召开座谈会,决定汉语和文学还是合并为语文。 7、1963年5月,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语文文科的性质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8、1978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1980年修改的基础上,1986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9、台湾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在台湾,小学为“国语”,中学为“国文”。中学课程标准经历了1952年、1955年、1962年、1968年、1972年、1983年、1985年7次修订。中学的语文教学大纲名为《国文课程标准》,教学总目标50年代列十条,80年代列五条。1983年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两大特点:一是在原有“四育”的基础上,增设了“美育”,以培养德、智、体、群、美五育;二是课程设计富有弹性,不迁就学科的系统知识和“升学准备”,并形成了“基本科目”与“活动科目”结合的课程结构。 10、香港于1975年公布并于1976年实施新课程,第一次把中文科分成中国语文科和中国文学科,同时也把中文中学与英文中学的中国语文课程统一起来。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编了《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1990年公布,1991年实施。 1、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四阶段: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形式思维(抽象逻辑思维);4辩证思维(辩证逻辑思维) 2、思维的智力品质是指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和思维的独创性。 3、人的思维具有问题性、概括性、间接性的特点。 4、思维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5、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育原则要对教学过程的一切部分”“规定一定的要求”:要有利于教育目的的确定,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取舍,有利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6、语文教学的原则是坚持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相结合、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7、孔子提出“博学于文”,“约之于礼”;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我们要求语文教学要“适应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