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博物院藏衣冠像-澳门艺术博物馆.PDFVIP

从南京博物院藏衣冠像-澳门艺术博物馆.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南京博物院藏衣冠像-澳门艺术博物馆

從南京博物院藏“衣冠像”到 “江南法”肖像畫 吳衛鳴 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代部長 * 歷元、明、清三朝,宋代形成的理學體系構成了 一、先祖容貌的再現 中國社會數百年來知識、思想與信仰的基調,並配合 “夫祭之道,孫為王父屍”(《禮記.祭 著政權設定的科舉制度,成為社會敎育及人倫生活實 統》),《禮記》以文字段記載了在周代,有以 踐的主要內容。而“衣冠像”則始終伴隨著儒家的世 孫子扮作“屍”來接受人們祭祀的習慣,這是因 俗化擴散、並配合民間宗族制度的穩定發展與成熟而 為“孝子之祭、不見親之形象,必無所繫,立屍 存在,代復一代地傳到後世,生動地反映出封建世俗 而主意焉。”(《儀禮.士虞禮》鄭玄注)即 倫理思想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深刻滲透。 以活人的“屍”代替已不可見的先人,作為孝子 “衣冠像”的功能主要用於宗族祭祀,為描繪先 賢孫拜祭的具體對象。到了後來,出於“時代之 祖形貌的正面整身坐像,又稱作“朝服大像”、“大 遙,春秋之隔”(清.李斗《揚州畫舫錄》), 影”、“神軸子”、“老影”、“喜神”等,是我 為了對隔世先祖之感情有所寄託及讓後世懷緬, 國封建社會中流傳地域甚廣的一類人物肖像畫種, 開始出現用祖先畫像代替活人的“屍”,“然古 由於明、清兩朝宗族觀念深入民心,因此在民間形 者祭必有屍,屍廢則畫像興”(同上引)說明祖 成極大的社會需求。在“像應神全—明清人物 先畫像的流傳、興起確實與人們舉行祭禮時替代 肖像畫特展”中,展出的南京博物院庋藏《沈度 先人形象有著直接關係。 【圖二】氣派儒雅的《沈度像》,堪稱肖像 像》、《王鏊像》、《關天培像》 【圖一】 畫中之佳作。南京博物院藏。 等都是具 【圖一】筆觸細緻的《關天培像》為典型廣 為實現上述作用,畫像中對先祖容貌的再現 代表性的“衣冠像”作品。在這類畫像中,男子多 東風格之祖先“衣冠像”。南京博物院藏。 與美化是十分重要的。以《沈度像》為例 【圖二】,畫工把這名權高位重的官員描寫得栩栩 穿上象徵顯赫社會地位的朝服衣冠,而婦女幾乎均 如生,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