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必修2)(原卷版).docVIP

专题0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必修2)(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百日冲刺系列艺体生百日突围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背一背】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服装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本阶段的特征为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①男装: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②女装: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式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技能+方法1. 谜面 谜底 生涯在镜中 照相处 海军 浜 成汤国旗 商标 为他人作寄书邮[来源:Zxxk.Com] 达尔文 唐顺宗传位太子 立宪 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2.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3.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4. 5.: ( ) 由此推断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6.1900年,蔡元培之妻逝世,多人登门说媒。蔡元培贴出“征婚启事”:第一,不缠足。第二,识字。第三,男子不娶妾,不娶姨太太。第四,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这反映出当时 A. 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 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 C. 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 D. 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 清人郑裕孚《淡志室公牍》中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山西,“十室之邑,八口之家,无一人之身元洋货”。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山西 A. 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 洋货已经完全取代土货 C. 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崇尚洋货风气甚于沿海 民国中期‘以后,一种更新式更简化的婚礼形式——“集团结婚”在上海、北平等大城市流行,并很快为全国各地效仿。1935年,上海市社会局筹划组织了第一次集团婚礼,盛况空前,全国各大报纸派出记者百余名,上海市民更是比肩接踵前来一睹盛况。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集团婚礼在当时被民众普遍接受 B. 集团婚礼效仿了西方的生活习俗 C. 大城市民众的思想解放程度高 D. 新式婚礼形式冲击着传统习俗 A.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B.当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 C.“中西合璧”已成为当时婚俗的普遍特征 D.婚俗的变化折射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中国最早的红绿灯出现在上海英租界。改革开放后,随着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自助红绿灯、触摸红绿灯、语音红绿灯等接连出现,以保证道路的顺畅。由此可知,科技进步 A. 遏制了城市化带来的弊端 B. 彻底改善了城市交通的面貌 C. 消除了城市严重的社会问题 D. 促进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社会风尚是一个时代变化的缩影和沉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安时期士大夫积极进取,曹操到晚年还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魏晋之际的名士已没有了建安文人那种建功立业的进取心,也没有那种慷慨的情怀。《世说新语·任诞》篇言:?刘伶“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自东汉后期,朝廷官员或士人的品行、才能、政绩等。魏晋之际,士人们就非常注重外貌举止。《世说·容止》云“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敢,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面如傅粉,肤色皎然,当时被认为是“美姿仪”。这是一种柔弱之美,时人就以这种柔弱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ren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