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道德经源流版本及在Cambridge的馆藏.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经源流版本及在Cambridge的馆藏

道德经源流,版本及在 Cambridge 的馆藏 一如 1. 目前可见最古版本:郭店楚简 郭店楚简于一九九三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郭店一号楚 墓 ,虽数经盗扰,仍幸存有八百余枚。其中有一少部分无字简;有字简据整理后的 数字统计,共存七三 O 枚,大部分完整,未拚合的小碎片数量不多。郭店一号楚墓 位于纪山楚墓群中。历年的考古资料证明,这裹是一处东周时期楚国的贵族墓地, 其南面约九公里便是东周时期楚国的都城纪南城(郢都),再往南面 5公里处 是古江陵城(今荆州市),即荆州古城。郭店一号墓是一座土坑竖穴木椁墓,其中 遗存的铜铍、龙形玉带钩、七弦琴飞漆耳杯、漆奁等文物的形状及纹样都具有十分 明显的战国时期楚文化的风格。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参见《荆门 郭店一号楚墓》,《文物》一九九七年七期)。郭店楚筒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 年代。 郭店楚简的形制不尽一致。就长度而论,可以分作三类: 一类长度在三二 ·五厘米 左右;另一类长二六 ·五-三 O·六厘米;第三类长一五-一七 ·五厘米。竹简的形状 也有两类。 一类竹简的两头平齐,另一类的两头修削成梯形。竹简上都有用以容 纳编缦的契口。前两类长度的竹简每简有两个契口,上下各一个。最短的一类竹简 则有三个契口,上、中飞下各一个。抄写同一篇古书所用竹简的长度和形状是一致 的,而且上下契口的间距也是相同的。郭店楚简的长度比荆门包山楚简要短许多, 前者是传抄的古书,后者是公文、文书 ` 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它们的不同应是楚 国简册制度的反映。 郭店楚简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国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点 ,而且字体典雅、秀 丽 ,是当时的书法精品。这批古书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和文书,是由专门的人抄写的。 这次发现的分上下两栏抄写的格式和校正补抄文字的插入方式都是在以往楚简中所 未见的。 郭店楚简出土时业已散乱、残 ,虽然依据竹简形制、抄手的书体和简文文意 进行了分篇飞系联 ,但已无法完全恢复简册原状。各篇原来皆无篇题 ,现在的篇题 是由整理者拟加的。这批楚简包含多种古籍 ,其中两种是道家学派的著作,其余多 为儒家学派的著作。 简本《老子》甲、乙飞丙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它的绝大部分文句与今本《老子》相近或相同,但不分德经和道经,而且 章 次与今本也不相对应。简本《老子》分见于今本《老子》的三一章 ,其内容 有的相 当于今本全章 ,有的只相 当于该章的一部或大部。简本现存二 O 四六 字,约为今本的五分之二。 由于墓葬数次被盗,竹简有缺失 ,简本《老子》亦不 例外。故无法精确估计简本原有的数量。 《太一生水》是一篇佚文。文中的 「太一」就是先秦时期所称的 「道」。该文 主要论述「太一」与天、地、四时、阴阳等的关系 ,是一篇十分重要的道家著作 。 郭店楚墓竹简本《老子》的发现 ,又将 《老子》的学术传承至少可以上 推到一百多年前的战国中期。而且竹简本《老子》所存两千多字,约占今本 的五分之二。 官方版本 :文物出版社 《郭店楚墓竹简》,1998 郭店楚简的诸多整理本,注释及评论在 Cambridge 的 UL 有大量可以借阅 , 在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可以浏览阅读。检索方法是在 UL ‘library beta search’里面输入“guo dian chu jian” ,或者 ‘guo dian lao zi’等相 关词条。 2. 帛书版本 1973年 12月至1974年初 ,湖南省博物馆在长沙市马王堆发掘了2 号和 3 号两座 汉墓。其中在 3 号墓中出土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代竹简和帛书,一时震惊了 中外学者。帛书《老子》甲本抄写在通高24 厘米的 帛上,《老子》乙本抄写在通高48 厘米的 帛上。皆朱丝栏墨书。甲本的字体在篆隶之间,不避高帝刘邦讳 ,抄写时代可 能在高祖时期(206-195BC)。乙本的字体为隶书,避邦字讳而不避惠帝刘盈讳 ,抄写 时代可能在惠帝或吕后时期 (194-180BC) 。甲、乙两本各附抄有 四篇古佚书,甲本在 卷后,乙本在卷前。甲本《老子》和卷后四篇古佚书合抄成一个长卷 ,共463 行 ,约 有 13,00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