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义慧-教学课件-世界当代史课件 第二章.pptVIP

施义慧-教学课件-世界当代史课件 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冷战加剧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斯大林模式 (一)经济状况——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二)政治状况——问题重重 1、体制僵化: 2、积累了大量冤假错案 3、理论僵化 4、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现象严重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的内外政策 二、赫鲁晓夫执政及其改革 (一)赫鲁晓夫上台及苏共20大 1953年3月6日,赫鲁晓夫在过渡性班子中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兼中央书记 马林科夫、贝利亚、莫洛托夫、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米高扬、萨布罗夫、别尔乌辛 1956年2月14-25日,苏共召开20大 赫鲁晓夫作中央工作报告 2月25日,赫鲁晓夫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会上,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历史进入赫鲁晓夫时期(1956-1964)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报告 (二)赫鲁晓夫改革内容 1、反对个人崇拜,平反冤狱,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第一,批判个人崇拜,实现集体领导。 第二,平反冤假错案,健全法制。 第三,建立干部更新制度,防止腐败。 2、调整农业政策和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第一,改革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农庄、农场的自主权。 第二,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进而取消农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第三,降低农业税,鼓励发展个人副业。 第四,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 第五,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起“玉米运动”(1957-1962)。 3、改革工业经济管理体制,但收效甚微 评价 浅层次改革 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 执政后期,苏联体制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 积极性: 作为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第一步,赫鲁晓夫改革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三)赫鲁晓夫下台 1961年10月苏共22大,制造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引起党内外的普遍不满 1962年,将州一级地方党委按工农业分设两个委员会,引起地方权力机制的混乱和地方干部的不满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冒险举动和妥协退让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威望 1963年因旱灾引发的粮荒最后宣告了赫鲁晓夫农业政策的失败和“共产主义建设”的落空 1964年10月12日,苏共中央主席团逼赫鲁晓夫下台。10月14日,正式解除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 三、赫鲁晓夫时期的对外政策 第一,改善与西方的关系 如1955年9月,西德总理阿登纳访苏,苏联与西德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苏联在东欧的地位也得到了美国的承认。 第二,改善与南斯拉夫的关系 如1955年5月,赫鲁晓夫访南,苏南关系正常化。 第三,改善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提出“三和”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四、苏联与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1、波兹南事件 “波兹南事件” 是苏波关系发展不正常的结果 第一,共产国际干涉波兰共产党内部事务 第二,战后苏波疆界变动上,强行占领波兰东部 第三,不公正地对待波党领导人哥穆尔卡及其支持者,暴露出大国沙文主义 第四,在苏波贸易中,存在着不平等的交换关系 2、匈牙利事件 原因与性质,同“波兹南事件”基本相同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冷战政策 一、新面貌战略——全球战略 1.大规模报复战略与战争边缘政策 2.盟国战略 3.心理战:解放战略;和平取胜 4.隐蔽行动 5.谈判策略 二、多米诺骨牌理论——亚洲政策 第一,结束朝鲜战争 1953.10.1 第二,拼凑东南亚条约组织 1954.9 第三,“放蒋出笼”以“遏制”中国 三、艾森豪威尔主义——中东政策 填补中东的势力真空 第三节 美苏冷战危机 一、50年代美苏冷战的特点 争夺+缓和 避免直接冲突,但又彼此纵容和支持局部战争 二、美苏在中东的较量 1956.10月底 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联——阿拉伯一方 美国——英法一方 美国取代英法,不断在中东巩固和加强影响力 三、美苏核军备竞赛和第二次柏林危机 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从1958年10月拉开序幕到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取消签订的最后期限而基本结束,历时三年 关键立场 西方国家:维持柏林现状、不承认东德政府、坚持统一后的德国加入北约等 苏联:德国统一并实行中立化,在此基础上签订对德合约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