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转录调控.ppt
第三节 转录调控 操纵子是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主要形式 一. 乳糖操纵子 (一)乳糖操纵子的结构与功能 (二)乳糖操纵子的负调控和正调控 (三)乳糖操纵子调控区的突变效应 背景介绍: 大肠杆菌通常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通常情况下环境中乳糖极少,降解乳糖的酶不被合成,其实质是乳糖降解酶基因不表达。 Z编码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Y编码β-半乳糖苷透过酶:使外界的β-半乳糖苷(如乳糖)能透过大肠杆菌细胞壁和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 A编码β-半乳糖苷乙酰基转移酶:乙酰辅酶A上的乙酰基转到β-半乳糖苷上,形成乙酰半乳糖。 ② 这个mRNA分子的启动子紧接着O区,而位于I与O之间的启动子区(P)。 ③当阻遏物与操纵基因结合时,lac 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 ④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从而激发lac mRNA的合成。当有诱导物存在时,操纵基因区没有被阻遏物占据,所以启动子能够顺利起始mRNA的合成。 酶的诱导——lac体系受调控的证据 安慰诱导物: 如果某种物质能够促使细菌产生酶而本身又不被分解,这种物质被称为安慰诱导物,如IPTG(异丙基- β –D-硫代半乳糖苷); TMG(巯甲基半乳糖苷);ONPG( O-硝基半乳糖苷)。 已经分离在有诱导物或没有诱导物的情况下都能产生lacmRNA的突变体,这种失去调节能力的突变体称为永久型突变体,为分两类:I型和O型。 I型:野生型为I+,突变型为I-O型:野生型为O+,突变型为Oc。 I+→I-或O+→Oc后,Z、Y、A结构基因均表现为永久表达,所以I基因被称为调节基因(regulatory gene)。研究发现,I基因是一个产生阻遏物的调节基因,其产物使体系关闭。I-突变体由于不能产生阻遏物,使细胞成为lac永久表达型。I-/I+局部二倍体由于带有一个正常阻遏物,使细胞中的lac仍然被抑制。 二 色氨酸操纵子 (一) 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与功能 (二) 色氨酸操纵子的阻遏调节系统 (三)色氨酸操纵子的弱化机制 特点: (1) trpR和trpABCDE不连锁; (2) 操纵基因在启动子内; (3) 有衰减子(attenuator)/弱化子; (4) 启动子和结构基因不直接相连,二者被前导序列(Leader)所隔开 。 在E.coli,不同类型的启动子需要不同类型的σ因子 热休克基因(heat shock genes) σ32替换σ70 枯草杆菌(B.subtilis)中σ因子用于转录起始的调节 大部分σ因子转换的例子都发生在芽孢形成(sporulation)中。 当一种新的σ因子被激活,原来的σ因子被取代,通过σ因子转移的方式打开或关闭基因的表达。 枯草杆菌(B.subtilis)中σ因子的替换 芽孢形成过程中, σ因子的更迭次序为σ55、 σ28、 σ32、 σ37和 σ29。 含σ55的RNA聚合酶只能识别营养阶段有关的基因启动子。 含σ28的RNA聚合酶能够探测营养耗尽和起始芽孢形成反应的基因。 σ32和σ37负责识别早期芽孢形成基因的启动子。 含σ29的RNA聚合酶则负责中、晚期芽孢形成基因的转录。 修饰核心酶、替换σ亚基 T4噬菌体的时序调节依赖本身携带的蛋白对宿主的核心酶加以修饰,改变其和σ亚基的结合能力,乘机将本身编码的蛋白取代原来的σ亚基,从而改变RNA聚合酶的识别能力。 内部蛋白 ADP-核糖转移酶(ADPRT) 蛋白Mot 超修饰(hupermodified) 分子生物学常用参考书目 1. Molecular Biology (5th Edition by R Weaver)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等) 3. 分子生物学(杨荣武,南京大学出版社) 4. 药学分子生物学第三版, + + + + 转录 无葡萄糖,cAMP浓度高时 有葡萄糖,cAMP浓度低时 (2)CAP的正性调节 Z Y A O P DNA CAP CAP CAP CAP CAP CAP 协调调节 ※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不发挥作用; ※如无CAP存在,即使无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操纵子仍无转录活性。 单纯乳糖存在时,细菌利用乳糖作碳源; 若有葡萄糖或葡萄糖/乳糖共同存在时,细菌首先利用葡萄糖。 葡萄糖对 lac 操纵子的阻遏作用称分解代谢阻遏(catabolic repression)。 mRNA 低乳糖时 高乳糖时 葡萄糖低 cAMP浓度高 葡萄糖高cAMP浓度低 RNA-pol O O O O 乳糖操纵子的工作原理总结:1.负调控方式 P Z Y A 启动子 分解代谢乳糖的三种酶基因 O 操纵基因 调控区 结构基因 阻遏蛋白 乳 糖 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