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动物学资料和动物学实验.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解]动物学资料和动物学实验

动物学资料和动物学实验 头索动物门 为什么说头索动物是原索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作业本) 答:1、头索动物在生活方式上为自由游泳生活,较尾索动物营固着生活高等。 2、头索动物单体生活,较尾索动物群体生活高等。 3、头索动物较尾索动物在构造特征上出现了背索、肌肉、神经等,且在消化系统中出现了肝盲囊这一消化器官,可以将微小食物颗粒进行营细胞内消化。 4、头索动物的循环系统属于闭管式循环系统,这较尾索动物开管式循环系统更高等。 5、头索动物出现了肾管这一专门的排泄器官,这较尾索动物更高等。 6、头索动物为雌雄异体动物,这较尾索动物为雌雄同体动物更高等。 鱼纲 1.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作业本) 答:1)身体两侧的肌肉(大侧肌)收缩,使身体反复扭曲产生的动力使其运动。 2)鱼类具有成对的附肢(胸、腹鳍)和发达的尾部,鳍是鱼类高效的运动辅助器官。 3)鱼类具有流线型的身体,且皮肤有丰富的粘液腺,能分泌大量粘液,使体表润滑,以减少水的磨擦。形成一层隔离膜,使皮肤减少对水分的渗透,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4)大多数种类有鳞片,鳞片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是一种保护性结构。 5)感觉器官发达,具有特殊的感觉器官——侧线器官。 6)鱼类生活在水中,故其不具唾液腺。 7)鱼类以鳃呼吸,鳃丝表皮特别薄,其内血液流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便于其大量的气体交换。 8)大多数硬骨鱼有鳔,鳔具有调节身体比重,控制沉浮的作用。无鳔类鱼类常年生活在水底。 9)鱼类生活在水中,无眼点和泪腺。 10)淡水鱼的肾脏特别发达,可以排除多余的水分。 2.类举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的特征。 答:(一)软骨鱼系 内骨骼全为软骨的海生鱼类;体被盾鳞;鼻孔腹位;鳃间隔发达,鳃孔5~7对。鳍的末端附生皮质鳍条。歪型尾。无鳔和“肺”。肠内具螺旋瓣。生殖腺与生殖导管不直接相连;雄鱼有鳍脚,营体内受精。 (二)硬骨鱼类 骨骼大多由硬骨组成;体被骨鳞或硬鳞,一部分鱼类的鳞片有次生性退化现象;鼻孔位于吻的背面;鳃间隔退化,鳃腔外有骨质鳃盖骨,头的后缘每侧有一外鳃孔。鳍的末端附生骨质鳍条,大多为正型尾。通常有鳔,肠内大多无螺旋瓣;生殖腺外膜延伸成生殖导管,二者直接相连。无泄殖腔和鳍脚,营体外受精。 3. 什么是鱼类的洄游?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阶段,对生命活动的条件均有其特殊要求,因此必须有规律地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换生活环境的方式满足它们对生殖、索饵、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鱼类的这种习性和行为叫作洄游。依据鱼类洄游的不同类型,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食洄游和越冬洄游。两栖纲 名词解释: 口咽式呼吸;变温动物;变态;五趾形附肢. 1.结合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总结动物有机体从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答:从水生转变到陆生的古两栖动物面临着一系列必须克服的新矛盾:生活介质与气体交换器官的矛盾、浮力消失与动物体承重的矛盾、空气湿度减少与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矛盾,等等。鱼类在水中生活,由于水能产生浮力,重力对动物的影响较小,借尾、偶鳍和躯体的摆动即可完成运动。两栖动物的成体则不然,它们在空气密度较小的陆地上运动时,不但需要用强健的四肢抵抗重力影响和支撑身体,而且还必须能推动动物体沿着地面移动。正是在这种机能要求的前题下,古两栖动物由酷似古总鳍鱼类的偶鳍发展和形成了适应陆生的五趾型附肢,这是动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作为鱼类运动器官之一的偶鳍结构比较简单,肩带直接附在头骨后缘,活动的方式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它与鱼鳍之间只有一个单支点,以此作为杠杆,完成单一的转动动作。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与鱼鳍不同,发展了具有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肩带游离,前肢在摆脱头骨的制约后,不但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而且也增强了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腰带一方面直接与脊柱牢固地联结,另一方面又与后肢骨相关节,构成支持体重和运动的主要工具,使登陆的目标得以实现。 2.试述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不完善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适应性:与水环境相比,陆地环境很干燥,携带氧气的介质、介质密度和浮力发生了改变,温差变化也比水环境大得多。为了适应陆地上的生活,两栖类身体发展出了一些结构特征:1)两栖类皮肤裸露并富含大量腺体,可分泌粘液保持身体表面的湿润以及空气、水的可透性,最外层细胞轻微角质化,这些对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及利用皮肤进行辅助呼吸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两栖动物通过蒸发冷却用以调节体温的一种途径;2)从两栖动物开始出现了肺,这是一对中空半透明并富有弹性的薄壁囊状结构,里面的肺泡增大了肺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动物体的气体交换能够顺利进行;3)出现了包括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双循环,心脏发展为二心房一心室;4)具有典型的五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