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热点探究专题9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考情深度解读 主干知识整合 重点热点探究 课标新题借鉴 考点分布 1. 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迫使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成因有所认识,寻找对策,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体现较多。如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中以东南亚海啸为背景,考查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的成因;2006年全国卷Ⅰ第36题的沙尘暴问题、北京卷的台风分布问题、天津卷的寒潮冻害问题等。 2.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根据有关的资源和人口的数据、图表、时事资料等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分析和使用的能力,揭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分布的地域特征,联系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关内容,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和防治对策,从而考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当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行为作出分析和评价。 (3)通过对人类的清洁生产、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具体案例分析,认识到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4)以典型地区资料为背景,以图表资料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表现及治理措施,如西北地区荒漠化、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三峡工程对中下游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 (5)以重大时事为切入点,以热点焦点问题为背景,考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中国GDP统计出现的新变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世界贸易与环保的关系、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大江大河治理与农业发展等问题。 例1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 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 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4. 左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例2 读“全球候鸟迁徙路径”示意图,判断1~2题: 例3 读下图,回答1~3题。 1. 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 ) A. 自然原因引起的 B. 人为原因引起的 C. 人口增长引起的 D. 全球变暖引起的 2. 该类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 ) A. 流水作用强的地区 B. 流水作用弱的地区 C. 风力作用强的地区 D. 风力作用弱的地区 3. 该问题多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 耕地面积广大 B. 地广人稀 C. 热量充足、光照强 D. 光照强、温差大 1. 气象灾害。 2. 地质灾害。 3. 山区爆发泥石流的条件。 (1)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2)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3)植被条件——植被覆盖较差,地面缺乏保护。 (4)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 [2007届·广东省广雅中学月考卷]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下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5年12月31日,地球、太阳、月球曾排成一条直线;2006年1月2日,月亮和太阳都曾最接近地球。“咸潮”曾肆虐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材料二 咸潮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至内陆区域之后,它的盐分(即氯化钠)含有量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这种水质不但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而且当人类饮用或使用时,也会产生疾病。 1. 分析珠江三角洲出现“咸潮”的原因。 2. 简述“咸潮”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减轻其影响的主要措施。 3.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特点,说明该地区工业发展的突出区位优势。 2. “咸潮”会造成生产、生活用水水质恶化,而珠江三角洲又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区、混合农业区、工业区,经济产值较高,灾害的损失更大。加强灾害的预报,建立预警机制;“咸潮”发生期间,加强节水的力度,从周边地区调水等。 3. (1)工业部门齐全,轻重工业综合发展;(2)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形成综合的运输网络;(3)劳动力资源丰富;(4)技术力量强;(5)大亚湾核电站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条件;(6)改革开放的政策落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称技术工作报告范文.docx VIP
- (2021年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docx VIP
- 解读学习2025《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pptx VIP
- 《咏物诗》-公开课件.ppt VIP
- 品管圈QCC降低ICU患者约束缺陷率.pptx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25)附新旧对照解读课件.pptx VIP
- 安徽单招考试2025、2025分类考试真题语文数学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的措施.docx VIP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 咏物言志诗 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手外伤急诊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