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需要更多“正能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需要更多“正能量”

食品安全需要更多“正能量” 核心提示:5月16日,在中国食品产业信息发布暨高峰论坛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必琳、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等专家齐聚一堂,以中国食品产业新机遇新挑战为主题畅所欲言。在央视财经频道著名主持人陈伟鸿的主持下,他们就当前食品安全的一些乱象等话题交换了想法和见解,精彩独特的观点相互碰撞,引发现场阵阵掌声和喝彩。5月16日,在中国食品产业信息发布暨高峰论坛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必琳、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等专家齐聚一堂,以中国食品产业新机遇新挑战为主题畅所欲言。在央视财经频道著名主持人陈伟鸿的主持下,他们就当前食品安全的一些乱象等话题交换了想法和见解,精彩独特的观点相互碰撞,引发现场阵阵掌声和喝彩。 从事食品行业要有敬畏之心 陈伟鸿:在当下的行业发展当中,似乎让百姓最担忧的就是良字的缺失。岳总,您怎样看待食品行业发展当中良知缺失的问题? 岳国君: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一般来说GDP在二千到一万美元之间的时候,食品工业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这时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发达国家走到现在,都已经走过了我们中国现阶段的路。 说到良知,说到诚信,在食品产业里,它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做了一个数据的分析,调查了欧洲人对于食品最关注什么,75%以上的人回答说最关注口味,其次才是营养与健康。我们也在国内做过这样的调查,超过75%的人关注食品安全。为什么在欧洲或者说在发达国家,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的程度没有像我们一样高呢?其实食品安全在那里应该是一个常识,凡是做食品的企业,都应该遵守法规,讲道德良心,企业的使命、核心价值观都应该符合做食品企业的要求和素质。如果我们对自然有敬畏,可能做好食品安全这件事情不在话下。 食品安全乱象太需要法制 陈伟鸿:有不少缺乏敬畏之心的企业依然在把食品行业的发展当儿戏,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造假行为出现在这个行业当中。请教一下万董,您觉得对这些企业而言,究竟是自己的敬畏心不够,还是我们对它的约束力不够? 万隆:食品工业是一个良心工业和道德工业,我想食品工业的安全少不了规则。要没有规则,好的工业也会做坏。所以刚才岳总讲到,在发达的国家它对食品安全不说一点没有,但老百姓也用不着那么担心,觉得吃什么都不安全。我觉得法规和法制非常重要,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主题,自身应该做好,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和法规,这个乱象是治不了的。得要治当前食品行业的乱象太需要走法制的道路,一定要依法治理,才能治住这个乱象,才能确保食品安全。 客观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陈伟鸿:请熊副会长做一个权威的解说,我们这些人非业内人士常常担心食品安全,到底我们的食品安全程度如何? 熊必琳: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客观去看待。首先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包括社会舆论的监督,都共同做出很大的努力。包括出台《食品安全法》、建设企业诚信体系、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等。第二我们现在仍然处在一个粗放型发展阶段或者说是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出现一些问题不能说是必然的,但还是有可能的。可以看到,之前关于食品安全的很多问题,几乎80%~90%以上不是食品本身出现问题,而是违法犯罪。我给大家解读一组数字:农副产品加工业占到58%以上,它所获得的利润仅为19%,可是食品深加工占的比例很小,但它的利润很高,酒、饮料和烟草利润更高,所以说食品工业的初加工,在利润低的情况下就容易导致道德丧失产生违法犯罪。 另外,一些新闻媒体也会出现一些不实报道。一些网络媒体希望点击率高,有时不去考虑这些事情的真相与科学性,认为点击率高、关注度高就可以。而作为媒体记者,毕竟是文科生多点,对食品生化可能不太懂。比如说盐酸克伦特罗是什么,分子式就更不知道了。只是听人说这个有问题,然后拿到网上去放大,从而造成了老百姓的恐慌,这样的案例非常多。 为了食品工业发展,为了食品安全,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相信随着政府监管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企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更加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监督,我们的食品安全会越来越好。 让舆论传播回归科学正能量 陈伟鸿:请于丹教授谈谈,媒体传播过程当中,如何把握好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传播? 于丹:这个现象从根本上来讲,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一种情绪化,也就是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我们期待最好的结果,但又不敢相信好的事实。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道德自律、诚信,还需要一种铁的制度来确保公民理性。相信科学,驱除恐慌,传播一种公民理性,这照样是一种正能量,信念是正能量,科学是正能量,一个人对自己负责有一份公民理性,也是一种让舆论传播回归科学的正能量。 中国食品总体上是安全的 陈伟鸿:刚才岳总频频点头,在这方面恐怕您是有同感的,您特别想表达什么观点? 岳国君:现在大家对食品安全确实有一些恐慌,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我们现在食品消费量确实大了,我们不得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