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温特征
例1.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___________m处。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_____侧。 (3)海拔2000m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___mm。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_____m。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___________m处。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_____侧。 (3)海拔2000m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___mm。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_____m。 *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章 中国地理概况 第三节 气候 2、根据等温线弯曲特征判读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洋流 地形起伏 3、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大小。 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 4、等温线的走向——反映影响其走向的因素 补充: 根据“等温线分布图” 可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注: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走向特点 示意图 基本与纬线平行(或东西走向) 基本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 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太阳辐射(或纬度) 地形 海洋 例:描述图中 10℃ 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西半段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主要受地形(或写东北—西南走向太行山)影响。 东半段大致呈东西走向(或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 一、气温特征 (一)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成因 一、气温特征 (一)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成因 1、冬季: ①特点: ②成因: 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 纬度位置: 冬季风: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高,昼长也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南方比北方多. 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且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阻挡,势力逐渐减弱. ③最热处及成因:海南岛、台湾南部 ④最冷处及成因:黑龙江漠河 一、气温特征 (一)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成因 一、气温特征 (一)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成因 2、夏季 ①特点: ②成因: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纬度位置: 夏季风: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高, 但南方白昼却比北方短,得到的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南方受夏季风程度强,阴雨天多;北方受夏季风程度弱,晴天多. ③最热处及成因:吐鲁番盆地 ④最冷处及成因:青藏高原 (二)温度带 1、划分依据: ≥10℃的积温 2、名称、分布和农业生产关系(复种制度、主要作物或经济林) 复种制度 温度带 分布 ≥10℃积温 主要作物或经济林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黑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部分、北疆 秦—淮以北(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南疆) 青藏高原以东秦—淮以南 滇、粤、台南部和琼 <1600 1600—3400 3400—4500 4500—8000 春小麦.马铃薯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冬小麦.玉米. 棉花.温带水果(苹果) 水稻.甘蔗.油菜. 棉花.茶树.亚热带水果(柑橘) 水稻.甘蔗.橡胶. 热带水果 >8000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青稞 主要作物 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 2000 ℃ 高原气候区 复种制度 分布 ≥10℃积温 补充: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2.根据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 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海陆位置 ⑵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地形 ⑶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地形 (线内降水多,多为山地迎风坡;线内降水少,多为山地背风坡或内陆盆地)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二、降水特征 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划分依据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①分界线 ②划分依据 夏季风 2.降水分布特点 ①空间: ②时间: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季风) 夏秋多,冬春少; 季节变化大; 年际变化大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华南地区 江淮地区 华北、东北 4.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正常年份: 三停二跳二退规律 异常年份: 夏季风强: 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常新生儿护理演示ppt课件.ppt
- 硬笔楷书教学课件.pptx VIP
-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VIP
- 第1课 寻找信息科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南京电子地图超大版-超清晰-3600-x-5100分辨率.pdf VIP
- 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的感应加热.pdf VIP
- (高清版)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pdf VIP
- 大学生竞选班长最新PPT课件.ppt VIP
- 云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2切菜.pptx VIP
- 育婴员(职工组)基础知识模块(模块一).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