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生血案引发心理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博士生血案引发的心理分析 北大博士生用哑铃杀人,半夜跳楼 今年未名湖畔的春雪透着逼人寒气,清晨的燕园却沸腾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新修的学生宿舍楼内,37岁的博士研究生耿某深夜色将同室博士王某用哑铃砸死后,残忍地推下阳台,事后耿某畏罪跳楼,被守在楼下的师生送入医院。   记者赶到北大的时候,校方已将信息封锁,随机采访14位该校学生,只有2人说不清楚,其余12人均证实了此事,有的曾亲眼见过被子害者躺在一楼冷硬的水泥地面上,据说有人曾在互联网的BBS上发布了这一新闻。但随意被有关部门删除。 6层宿舍楼,1--4楼多住本科生,5楼住着博士生和研究生,大都是两人共一室。出事的525房间已被公安机关封了起来。现场下午便已清理完毕。   据多方采访证实:遇害的王某刚满22岁,他9岁便上少年班,去年9月到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犯罪嫌疑人耿某也是99级博士生,导师是另一位同样著名的经济学家。   经办此案的是燕园派出所。清晨6时许,派出所接到该楼附近施工的民工报案,随即赶到现场,只见王某倒在血泊中,查明事发的525室后,校方、警方人员联合对反锁在室内的耿某进行劝说,双方僵持了一个多钟头,耿某突然从阳台纵身跳下,因为楼底大家早已布置了防范措施,耿某暂时无生命危险。   有关人士推测:耿某半夜用哑铃将王某砸死,清晨再将之推下楼(据长江日报)。   没两天,北京大学发生的博士生涉嫌杀人事件就有了新进展,涉嫌杀人后跳楼自杀的博士生耿某在送院后不治身亡。 先死的博士生王某来自江苏,耿某来自山东省。之前曾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取得MBA学位,今年考取了另一著名经济学家的博士生。 12时多才离开。第二天早上6时左右,他听到门外有响彻云霄声,出门一看,保安正站在525室门外喊“你这是蓄意谋杀,快出来自首!”里面传出声音说,“别叫了,再叫我就从这阳台上跳下去。”他赶紧跑到相邻的水房,看见耿某已穿戴整齐地站在阳台上,他于是开始劝耿某,但耿某如终一言不发。 6楼的一位硕生说,耿某坠楼前,他正在水房洗漱。还问耿“发什么事了?”耿回答说:“没事!”。其后,他看见楼下地上还躺着一个人,并发现耿的阳台上有一滩血渍。   据闻,两名死者上学才几个月,而光华管理学院落的这栋宿舍楼也是今年9月才投入使用,因此两人同屋居住也只有3个多月,外人未见过两人有何争执,但据称耿某城府较深,有严肃的神经衰弱症,经常失眠,王某则性格开朗,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过节,至今还是一个迷。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中国最好的经济学院之一。据称,学院的功课相当繁重,所有教材均由国外引进,并全为英文原版。学生普遍感到压力较大(据扬子晚报)   关于北大血案的思考 文/大李 心理研究员     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两点:   1、其中一位有严重的神经衰弱。 2、北大博士生要面对的学习压力很大。   对于第二点,博士生的压力很大,这不是应该的吗?谁又可以不用面对压力呢?压力只是一个诱因,一个博士生如果受不了这样的压力,那主要不是压力的错(你可以选择离开的,你已经不是小学生了,应该知道自己的头能戴多大的帽子,当然压力是否过大,学样也是应该考虑的),而是他个人的性格和心理问题存在着问题,如果可以解决性格和心理问题的话,相信他仍然是一个很好的博士的。   据说我们的教育机构每年都有身体的检验,但是心理方面是否也应该定期呢?我们国家培养一位博士生多么不容易,应该规定每年至少要看心理医生一次,或让心理医生评估一次心理状态,并且成为一种制度,而不仅仅是靠自觉。仅仅完全是自觉看病的话,国内很多人往往都不愿意主动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是不是可以(规定)定期让心理医生、心理咨询专业人士去鉴别和帮助他们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呢?希望有关方面考虑我的建议。 性心理障碍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副主任医师秦晓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歹徒祁军前3次犯罪都是和性相关,从其行为的连续性来看,包括此次的对小兰实施的暴力行为,都是一种性心理障碍。      心理专家称,性心理障碍就是人们常说的性变态,是指具有异常性行为的性心理障碍,这些人对正常的异性性生活没有欲望,却对病态性性行为具有强烈的欲望,且反复发生。特征是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性身份障碍);采用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满足性欲(性偏好障碍);不引起一般人们性兴奋的人物或情景,对病人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性指向障碍)。      心理专家指出,从警方了解到的情况,歹徒祁军前三次犯罪有两次是偷窥女厕所,一次是将一个女孩扔进粪坑,前二次是属于典型的窥阴症症状,是性偏好障碍;后一次将女孩扔进粪坑,和此次用极端的手段摧残小兰都属于用异常的方式达到一种性满足。在记者同祁军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祁军当时也喝酒了,从临床上看,人喝酒后的确会对性要求会增加。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