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建绿建筑永续大地生命之基地保水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二○一○年 四十三卷 第四期
營建綠建築永續大地生命之基地保水
伍世雄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研究生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附屬小學人事主任
摘要
地球村歷經長久的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惡化已極。人們應該以自身健康為首
來建造居住空間,但考量如何善用自然條件、降低自然資源的耗損與廢棄物的產生,
才能與環境永續共存,也才是「綠建築」的實質意義。
2005年起,政府於綠建築的多項指標中,先行推展疑慮最少的建築基地綠化和
保水以及節約能源三項指標。基地保水是藉由「基地保水手法」如直接滲透設計、
貯集滲透設計等方式來提昇建築基地內土壤涵養雨水及貯留雨水的能力,以有效降
低因土地利用開發增加的逕流量,減低地表排水系統的負荷,減少水災的發生。因
此,當基地保水性能愈佳時,基地涵養雨水的能力也就愈好,生活環境品質也愈有
保障。
人類對綠建築的態度是基地保水的指標。根據研究顯示:越接近自然生態的環
境,離基地保水指標越近;越是現代化的生活環境,離指標越遠。而要積極做好基
地保水,應該由中央政府機關引領執行,可收示範及綠化教育的功能。而採透過城
鄉共同規劃設計的集體開發模式,必然可提高並普及執行基地保水的水準。
唯有每一個人將綠建築價值內化所引發出的生存環境永續經營的力量才是地球
村需要的力量,如果能跨越政府、學術、科技、民間業者、傳播媒體等的多元整合,
應該會讓綠觀念、綠行動更積極更確實。
82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二○一○年 四十三卷 第四期
壹、前言
地球多年來的環境變遷,被破壞的程度已經呈現了「等比級數」的成長,整個
地球環境中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酸雨、森林的枯竭、土地沙漠化、土石流、
海平面上升…等,各種不合自然法則的現象,都迫使人類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
因此,1992年在巴西里約召開了「地球高峰會」,邀請了170個國家的政府代表,
共同商討挽救地球危機的對策,並簽署「二十一世紀議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及「里約宣言」。陸陸續續的,在1993年聯合國成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 Commission on Subsability Development,UNCSD),展開全面性的地球環保運
動; 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於京都簽署「京都議定書」;同年又在加拿大召
開「綠建築的挑戰」…等(李駿杰,2003)。許多人為地球村永續生命而努力。
面對「永續發展」與抑制一氧化碳排放等議題,許多先進國家早已在建築上研
發因應對策; 台灣民國八十九年內政部制訂「綠建築評估手冊」以來,綠建築即進
入科學量化的階段,成為實際操作的客觀技術,但是綠建築的相關法規雖居全球前
茅地位,未對各種使用分區作更積極的宣導與實踐。更令研究者感傷的是山林原野
受到有心者的利益企圖,保水功能急速下降,而林憲德指出要保水、節水、淨水才
能綠化且永續水循環(林憲德,2006) 。如今台灣只要遇到颱風和雨季,土石流災變
不斷,天災人禍齊舞,分不清是天災是還人禍,營建健康安全的綠環境真的要克服
許多人的觀念。今年國人研發的葉綠素電池電力用盡後浸水10分鐘即可充電,多麼
振奮人心。這麼多的科技人力資源為人類急劇減少的能源找出路,卻難敵人的貪婪
意識與對「綠觀念」的輕視。
貳、綠建築在台灣
「綠化」具有清淨空氣、降低噪音、改善氣候、增加水的涵養力、活化土壤生
態及減緩地球高溫化等功能;而「基地保水」在於增加地表的透水性、降低都市排
水系統負荷及減緩水災發生,同時將水存入地層中,除了豐富水資源外,也防止地
層下陷。因此,「綠化量」與「基地保水」與都市生活品質有直接關係。
83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二○一○年 四十三卷 第四期
一、綠建築之定義
根據學者專家的研究,將「綠建築」定義為:「在建築生命週期(生產、規劃
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