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系文字-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pdf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楚系文字-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

中正漢學研究 2012 年第一期(總第十九期) 13 2012 年 6 月 頁 13~40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楚系文字「祟」字構形補說兼論相關問題 蘇建洲** 摘 要 「祟」字从木从示,是會意字。楚系文字「祟」字有 、 、 、 等形體, 前二者的構形學者已有很好的分析,但仍有可補充之處。後二者一般與《睡虎地秦簡》的 「祟」( )並觀,而以為上皆从「出」。由「祟」字演變源流來看,本文認為「 」、「 」、 「 」上面是草木之形。由於古文字存在「木/屮」之形訛變為「出」形的現象,所以 秦漢文字的「祟」遂有从「出」形者,不能將二者順序倒果為因。本文所牽涉到的直接字 形有「祟」、「 」、「 」、「隸」、「 」、「 」、「款」、「 」、「 」。相關字形有「敖」、 「暴」、「未」、「孛」、「 」等等字形,本文將一併討論。最後並對小徐本《說文》以為 「祟」字从「出」聲提出聲韻上的解釋。 關鍵詞:楚系文字、秦漢文字、祟、文字構形、文字類化  本文為「《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字詞關係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獲得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的 資助(計畫編號 NSC100-2410-H-018-019 ),特此致謝。 ** 臺灣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14 中正漢學研究 一、前言 《說文‧三下‧又部》「 」字云:「楚人謂卜問吉凶曰 。从又持祟,祟亦聲,讀 若贅。」此說不確,羅振玉云:「 ,注楚人謂卜問吉凶曰 ,从又持祟。今卜辭作 , 或作 ,或作 ,象手持木於示前。木者,灼龜之荊;示者,神也,非从手持祟。又知 1 卜問吉凶曰 ,此語殷人已然,不始於楚也。」又云:「从又持祟,祟非可持之物,疑『出』 2 3 乃『木』之譌。」 羅氏指出「 」本从木,甚是。 卜辭的「 」寫法也見於《曾侯》 4 5 95 「 」,文例是「紫 ,繏 , 」,類別屬於車載雜器,如何釋讀待考。「 」 (?) 或不从又,即「祟」字,見於賓組和出組一類卜辭作 (《英》2119 )、 (《合》23670 ), 其上「木」旁橫置。6 「 」,從示,從木,會焚木於神主之前,卜問吉凶之意。以上是目 前學界對「 」、「祟」的認識。楚系文字的「祟」寫作 、 、 、 等形體,前 二者學者已有很好的分析,但對「 」仍有可補充之處,並可據此理解《說文》「蒜」 字的形構。至於「 」、「 」上部或比對《睡虎地秦簡》的「祟」( )以為从「出」, 並根據小徐本 《說文》、《說文通訓定聲》認為是「聲符」的作用。本文從「文字類化」的 觀點,舉了大量的例證說明「 」、「 」仍是表意字,其上所从是「草木之形」。並對 相關的「敖」、齊系文字「老」旁、「 」、「孛」等字作了分析討論。 二、《新蔡》甲三112 「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