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王雅茹概念水土流失
* 主讲:王雅茹 一、概念 水土流失:指指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地表层,被雨水冲蚀后引起跑土、跑肥、跑水,使土层逐渐变薄、变瘠的现象,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 分布: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而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后果:土壤贫瘠、农业减产、水库淤积、河床抬高、湖泊面积减小、洪涝发生机率增加 40°N 34°N 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 。 面积:近60多万平方千米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面:大部分为黄土覆盖 植被:覆盖率低,许多地 方地表裸露。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概况 位置特殊—— 平原→山地、高原 沿海→内陆 湿润→干旱 森林→草原 农业→牧业 过渡性 (一)脆弱的环境 人类破坏严重 滥垦、滥牧 过樵、过牧 自然灾害频度增大 地质、地震灾害、 水旱灾害 气象灾害、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一)脆弱的环境 位置特殊—— 过渡性 (一)脆弱的环境 人类破坏严重 (一)脆弱的环境 2.遭受破坏后恢复困难 (二)尖锐的人地矛盾 → 恶性循环 人口继续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燃料需求增加 破坏植被 土地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毁林开荒 开垦荒地 破坏生态平衡 需要更多劳力 人口增长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黄土颗粒较细 土质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 暴雨集中 ①自然原因(9.6%)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植被的破坏 ②人为原因(90.4%) 历史——营造宫殿 樵采、开荒、战场 100-95-90 70 90 98-89-80 75-60-50 80 95-85-70 60-50-30 60 80-50-40 30 40 55-30-20 15 20 侵蚀减少率(%) 径流减少率(%) 植被覆盖率(%) 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②人为原因(90.4%) 轮荒制度 植被的破坏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开 矿 ②人为原因(90.4%) 植被的破坏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设疑导学: 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为什么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黄土高原哪些地区应扩大林、草的种植面积?为什么扩大? 什么是四旁植树? 牧区如何进行水土保持? 通过以上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要达到什么目的? 矿区如何进行水土保持?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 坝地 退耕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还林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还草 ④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保持水土 保塬、护坡、固沟 措施——“三结合”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①保塬 ②护坡 ③固沟 思考讨论: 我国水土流失统计资料表明:新疆面积 大,但水土流失面积小于100万公顷; 山西面积小,但水土流失面积大于500 万公顷,主要自然原因分别是什么? 知识框架 水土流失的治理 概念 水土流失 的地理背景 水土流失 的治理 脆弱的环境 尖锐的 人地矛盾 形成原因 水土保持 基本措施 小流域 综合治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植被) 人为因素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环境遭破坏,恢复困难 垦殖早 人口增长快 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植被破坏 轮荒 开矿 压缩农业用地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改善草场植被 矿区存好表土 再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