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含解析)
专题02 第一次世界大战
聚焦考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这场战役大多数为炮战,3月初,德军在马斯河地区开展了大血战。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例1】与萨拉热窝事件无直接关系的国家是( )
A. 奥匈帝国 B. 英国 C. 塞尔维亚 D. 德国
【答案】B
【点睛】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应该重点识记。
【举一反三】“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个国家在一战爆发前后的做法最能体现这个原则( )
A. 俄国 B. 意大利 C. 法国 D. 奥匈帝国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一战前后某个帝国主义国家因为国家利益“阵前倒戈”,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前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故正确答案为B。
类型二、【例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C. 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D. 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打垮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B
【点睛】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 马恩河战役 B. 索姆河战役 C. 凡尔登战役 D. 滑铁卢战役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 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B. 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
C. 德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7月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开始,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3.读下图,请指出一战前两大集团的核心国分别是( )
A. 英国 奥匈帝国 B. 法国 德国
C. 英国 德国 D. 俄国 意大利
【答案】C
4.19世纪末,德国开始争夺“阳光下的地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德国拥有的殖民地太少
B. 一战后德国领土被瓜分
C. 德、意、奥形成军事同盟
D.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走在前列,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 所以德国开始争夺阳光下的地盘,故答案是D。
5.‘有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 ( )
A. 德国和法国 B. 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
C. 意大利和法国 D. 奥斯曼帝国和塞尔维亚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是由于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希布刺杀了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夫妇所引发的,所以“两个小孩”寓指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故选B。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7 25 羿射九日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Part 5 Section B(课后)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Part 4 Section B(课前)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What’s the matter重点短语和句型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Part 3 Grammar Focus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Part 5 Section B(课后)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7 23 祖先的摇篮课件4 新人教版.ppt
- 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Part 4 Section B(课前)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重点短语和句型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Part 3 Grammar Focus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3 日本的两次改革(含解析).doc
- 2018年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doc
- 2018年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5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含解析).doc
- 2018年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6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发展(含解析).doc
- 2018年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含解析).doc
- 2018年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8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含解析).doc
- 2018年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9 美苏冷战(含解析).doc
- 2018年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10 经济全球化(含解析).doc
- 2018年中考地理会考总复习 第二章 地图课件.ppt
- 2018年中考地理会考总复习 第九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课件.ppt
最近下载
- 康悦百万医疗保险C款介绍.pptx VIP
- 中国人寿.北京大学-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和保险保障白皮书.pdf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Part A Let’s learn & Listen and do(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4D打印的应用、原理及发展前景.ppt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制作“冰琥珀”》教案.docx VIP
- 超低能耗建筑的增量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pdf VIP
- 贵州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21年版)【模板】.docx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 (13).ppt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