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对外开放课件新人教版.ppt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对外开放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在的深圳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第九课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实行对外开放的背景 国际: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日本、西方等国家差距拉大。 国内: 1、历史经验的总结,闭关自守造成中国的落后。 2、文革的破坏使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人心思治。 3、国内建设缺乏资金、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引进与利用外资的需要) 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区究竟特殊在哪儿? 经济特区: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第二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概念 注意: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 1.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 厦门 汕头 珠海 深圳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岛 经济特区的设立 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 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 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 经济特区?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靠近国际市场。 ②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③交通便利。 ④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①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 ②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与海外有密切交往。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 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 今日深圳 昔日的“小渔村” “一夜崛起的城市” 据统计:深圳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27.3%。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宣传画 中国最繁忙的罗湖口岸 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 深圳图书馆 深圳大学 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课本P43) 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 2. 海南建省及将海南岛建为经济特区(1988年) 南湾猴岛 天涯海角 改革开放后的海南岛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 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1984年)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北海 广州 湛江 福州 温州 宁波 南通 连云港 青岛 烟台 秦皇岛 大连 上海 天津 观察思考 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沿海形成了什么特点?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 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1984年) 2. 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1985年)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环渤海地区 观察思考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我国将这三个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区,至此对外开放的格局又有何新的变化?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 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1984年) 2. 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1985年) 3.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进入90年代)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 开发开放后的上海浦东新区 进入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