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地形专题仿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VIP

2018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地形专题仿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地形专题仿真模拟检测(含解析)

二轮复习地形专题仿真模拟检测 一、选择题 科学家在我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如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花岗岩 2.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C 2.B 第1题,生物化石都属于沉积岩。第2题,图中沉积物经过箭头②指向甲,即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变成沉积岩。丙符合“三进一出”特征,即为岩浆,进而可判断丁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③为重熔再生,④为上升冷却凝固。 下图中的左图为某区域海拔400 m以上的某地表形态相对高度等值线图(数值越大,相对高度越大),右图为该区域400 m以下的岩层剖面局部图。读图回答3~5题。 3.左图中显示的地貌最有可能是在下列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 A.流水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堆积作用 C.风力的堆积作用 D.风力的侵蚀作用 4.从右图中的岩层剖面图看,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5.右图中甲岩石最有可能是(  ) A.玄武岩 B.页岩 C.板岩 D.大理岩 解析:3.D 4.B 5.D 第3题,读地表形态相对高度等值线图可知,该地貌底部和顶部面积较大,中部较小,为蘑菇形地貌,最可能是风力侵蚀形成的。第4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为向斜构造。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岩石是由于岩浆入侵,高温作用使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所以最可能是大理岩。 下面是某区域地质演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三幅地质结构图反映的地质演变过程,按照发育早晚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7.该区域地貌与地质演化的特点是(  ) A.背斜成山 B.趋向崎岖不平 C.向斜成山 D.以内力作用为主 8.若该区域准备建设高速铁路,规划人员需要考虑(  ) A.铁路施工过程中注意防止地震发生 B.线路最好选择在河谷地带 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 D.沿山脊修建,避免受山洪威胁 解析:6.D 7.C 8.B 第6题,根据图中背斜C处河流的发育程度可以判断其先后顺序。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背斜处演化成河谷;向斜处演化成山地;地势趋向平坦;以外力作用为主。第8题,该区域地质结构以褶皱为主,没有发生断层,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穿山隧道造价高,无法降低成本;沿山脊修建高速铁路的工程难度较大,可行性小;山区的交通线一般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该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 428 m。读图完成9~11题。 9.甲河三角洲较乙河三角洲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甲河河口城镇人口多,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B.甲河中上游湖泊众多,大量泥沙在湖泊沉积 C.乙河河口受夏季海风影响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 D.乙河流域以林区为主,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 10.丙河段的地质作用与地貌分别是(  ) A.流水侵蚀—V型谷 B.冰川侵蚀—U型谷 C.流水沉积—冲积扇 D.冰川沉积—角峰 11.丁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B.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C.遇海水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D.河水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解析:9.B 10.A 11.D 第9题,甲河上游森林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小;甲河上游湖泊数量多,泥沙在湖泊中沉积;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强,故甲河河口三角洲小。乙河流域聚落多,林区破坏严重;以种植业为主,水土流失严重;受海浪侵蚀作用小,故乙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大。第10题,丙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主要受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以V型谷为主。第11题,冲积扇多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河流从河谷流出,地势变低,流速变慢,沉积物呈扇形堆积,形成冲积扇。 二、非选择题 12.(2017·桂林)如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 m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冰川是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于4 000 m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的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