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6单元课外古诗诵读《泊秦淮》 (共13张PPT)
七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泊 秦 淮 杜牧激趣导入 中国的诗文浩如烟海,能流传千古,靠的不是诗人的地位和名气,而是诗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争连连,但统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危险已经近在眼前,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面对此种景象,写下了《泊秦淮》一诗,抒发内心的愤慨。资料助读1.关于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资料助读2.关于作品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吸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资料助读3.关于背景 南京是六朝古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秦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诗篇,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两到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师范读。 3.生配乐练读。 4.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整体把握①再读诗歌,解决字词。 泊:停泊。近:靠近。笼:笼罩。②理解诗的意境 烟笼寒水月笼沙: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江面,月光照映着水边的沙滩,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夜景) 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恨事。 隔江犹唱后庭花:隔江还在把《后庭花》声声歌唱。整体把握③赏析诗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理解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江面,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迷蒙的烟雾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滩。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近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理解诗歌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两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理解诗歌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 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的应该是那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的人。 理解诗歌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 板书设计泊秦淮 写景:忧愁伤感 抒情:讽刺揭露悲愤忧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课件:Unit 5 theme park(共55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课件 选修七 Unit 3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共19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课件: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 reading(共51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课件:Unit 2 Working the land warming-up and reading (共34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课件 选修七 Unit 3 Reading (共72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课件 必修二 Unit5 Music 全单元课件包(共106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课件 选修七 Unit 1 Living Well (共17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课件选修七 Unit 1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共34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课件选修六 Unit 5 Warming-up (共20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课件必修二3.7《unit3 computer_period 5 reading 2》(共30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