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煤炭储量丰富,而原油可采
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煤炭储量丰富,而原油可采储量不足,这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基本构架在近期内不会改变。因此,以煤为原料,经气化生成合成气,再由费托(F-T)合成转化为液体燃料就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过程被称为煤的“间接液化法”。煤间接液化过程是一个包括煤的输送、煤气化、合成气净化、F-T合成、油品加工、水电供应、废渣废水处理等环节的复杂集成工艺系统。由于煤制油过程是整体大规模转化,在煤气化时解决好废水处理(已成熟的技术),在F-T合成需解决好水相处理技术(国内没掌握的技术),那么整体煤制油过程将是一个集成优化的清洁生产过程。F-T合成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由CO和H2合成制得合格的汽油产品。在油品合成过程中,F-T合成工段产生的水相含有约10%左右含氧有机化合物,包括醇类、酸类、醛类、酮类等,这些有机化合物均是高附加值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因此首先通过精馏,提取其中的醇类、醛类、酮类,剩余废水约含1%左右乙酸以及少量的醇类[1]。如果这部分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外排,会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本试验采用微电解-厌氧-好氧工艺对精馏后的合成废水进行处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试验内容
1.1 废水的特点
废水来自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F-T中试试验装置油品合成工段。精馏后的有机废水主要含有乙酸、丙酸、丁酸和少量的高沸点醇类,该废水具有以下水质特点:水量大,每生产1.0 t油约排放1.0 t废水;腐蚀性强,一般pH值为2.0-2.5;可生化性好,BOD5/CODCr0.4;CODCr含量高(CODCr=30000-40000 mg/L)。试验废水的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试验废水的水质指标(平均值)
CODCr(mg/L) BOD5 (mg/L) NH3-N (mg/L) SS (mg/L) pH 35000 18000 100 14 2.3 (d) CODCr浓度
(mg/L) COD(%) (kgCOD/m3·d) 停留时间
(d) 1-21 1136-2938 66.73-81.92 0.34-1.10 3.3-2.67 启动阶段 22-48 3346-5298 71.70-80.79 1.25-2.78 2.67-1.90 49-62 5504-6218 73.05-80.81 3.47-4.29 1.67-1.48 负荷阶段 63-76 6598-7012 74.90-79.49 4.69-5.26 1.40-1.33 77-90 7548-8100 75.86-78.25 5.69-6.98 1.33-1.16 稳定运行阶段
2.3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试验
采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对UASB出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主要利用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的一层微生物膜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它是生物膜法的一种。在处理过程中,液相中溶解的有机物和氧进入生物膜,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这些有机物分解,并不断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连续处理废水的目的[8-9]。
将取自煤气化污水处理厂的絮状污泥装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时加入厌氧出水和适量的尿素、磷酸二氢钾,并调节CODCr为500 mg/L左右、pH值7.5-8.0、溶解氧3-4 mg/L、温度为26 ℃,闷曝3天。在闷曝过程中,每隔12小时更换上清液一次(更换量为全池容积的30%),弃去上清液,补充废水及营养,继续曝气。从第4天开始连续进水,并逐步提高进水流量和浓度。7天后在软性填料上开始挂有微生物菌胶团和大量游离细菌;20天后生物膜逐渐加厚,出水清澈,表明驯化完毕、挂膜成功。生物接触氧化试验数据见表3。
表3数据表明,随着微生物培养时间的增加,接触氧化池的CODCr去除率也逐渐增加,说明接触氧化池内填料上生物膜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其对有机物的吸附降解能力不断增强,到培养的后期CODCr的去除率已稳定在90%以上,说明生物膜己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填料上稳定生长,系统可以从培养期进入正式运行期。
表3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试验结果
运行时间 1-5(d) 6-10(d) 11-15(d) 16-21(d) 21-27(d) 进水CODCr浓度(mg/L) 504-744 744-768 782-856 1040-1304 1128-1372 出水CODCr(mg/L) 376-444 304-416 172-296 112-240 99-168 去除率(%) 20.63-49.46 44-60.41 61.89-79.91 81.60-90.20 87.12-94.33
3 结 论
(1)合成工段产生的废水通过微电解预处理后,pH值由2.0-2.5提高到5.0左右;微电解处理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Fe(OH)3、Fe(OH)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