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微信或许只是半张船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大的微信或许只是半张船票 论文类别:计算机?-?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5/6/21?18:16:00 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腾讯今天又推出一款新产品快豹,这是一款推出互动主打神评论的新闻阅读app。我并不想过多的分析这款产品设计上的得失,因为这至少算是腾讯的一种新的尝试。如果让我来评价这款产品的未来前景,我想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必死的项目。   微信的强大毋庸置疑,前不久甚至有外媒评论称“微信其实就是中国的互联网”,关于这点我很大程度上秉持着赞同的态度,尤其对我个人来说。在我使用智能手机时,除了偶尔用一些工具类的产品,大约90%的时间都花在了微信上。   手握船票的腾讯仍然孵化了大量失败产品微信对腾讯来说是一张船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毋庸置疑,所有人都会简单直白的回答一句:Yes。但如果我们深层次的再想想,微信对腾讯来说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 在我看来,严格意义上的船票,应该是能通过自身平台不断孵化出新的产品。好比说Facebook借助强大的跨终端社交平台不断孵化出新的产品,Messenger、Moments,某种程度上Instgram也是依托Facebook的社交关系导入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回归到腾讯,它的移动端和PC端却是割裂开的(PC端是QQ、移动端则是微信),表面上看腾讯有两张船票,但因为要全力把流量导向游戏,留给其他产品的资源其实相当稀缺。其实对腾讯来说,或许我可以下一个相当有争议的判断:腾讯的船票只有半张。   要知道自微信横空出世之后,我们被这款应用吸引了过多的注意力。但如果回顾下过去的3年,腾讯除了微信给市场留下了什么呢?   腾讯视频和腾讯新闻客户端凭借微信渠道的强制推广逐渐取得了行业领先优势,移动游戏自然不用多说,腾讯早已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游戏霸主。但除此之外,腾讯几乎再也没能推出一款竖立行业绝对领先优势的产品。   而微视、腾讯微博、微信电话本.....这串“死亡”名单上的产品数量则越来越多。这里的“死亡”其实含义比较宽泛,我所指代的是这些产品在市场已经毫无声响,并且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顺便说下微视,这款产品某种程度已经被腾讯战略放弃,相比同类型产品,例如由微博推出的友拍,以及由美图秀秀推出的美拍,成绩不言而喻。   社交关系已不再是腾讯独有优势腾讯拥有的推广资源并不在少数,门户、新闻客户端、浏览器、微信、手Q.......尤其还有应用宝这个位列中国前三的应用商店分发渠道,再加上腾讯强大的社交关系,但为何这些产品都死掉了?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微信没有给这些产品足够的资源支持,光光凭借腾讯的社交关系在移动互联网已经彻底不灵光了。现在很少再有移动互联网产品,声称自己需要腾讯的社交关系。   或许在初期需要从腾讯平台偷点用户,但之后他们形成的社交关系与腾讯迥然相异。拿我手机中安装的一些社交软件举例,探探、请吃饭、捡人、网易花田、Same、抱抱、Echo回声,这些产品没有一款产品需要腾讯的社交关系。就连初期依托QQ社交关系的微信,也和QQ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移动互联网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用户的需求被不断细分,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Facebook很快意识到了这种变化,所以其移动战略是把自身分割,依托自身的优势做大做强。   但腾讯过于沉浸在微信的成功之中,或者应该说移动游戏的成功中,而错失了一次再次自我革命的机会。我们发现腾讯的一款产品,如果没有强制捆绑微信,那几乎意味着必死无疑。   但现在的微信承载的东西实在太多,金融、O2O、电商、游戏、广告.....互联网的几个每个角落我们都能看到微信的身影,留给腾讯旗下独立产品的资源所剩无几。   而早前孵化出来的新闻客户端以及视频,虽然是移动互联网的另一大入口,但很悲哀的是它们没办法孵化出新的产品形成裂变。而我们再看Facebook,其用Facebook的移动端聊天需求硬是孵化出了Messenger,而Messenger是一款足以与微信相匹敌的产品。   九败一胜的互联网很难基业长青前不久我和朋友聊天,说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关于为什么腾讯在移动端的社交产品,除了微信之外,就再没有其他产品了。他回答说,互联网没有什么免死金牌,九败一胜做失败是正常情况,做成功才是小概率事件。即使连Google这个搜索引擎巨头,试水社交都连续失败了3次,备受关注的眼镜项目也已接近夭折。   而第二件则是因为朋友的弟弟,初中文化水平,但最近弄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发的都是一些草根喜欢看的标题党短视频,一下量变形成质变,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收入。现在一个月光凭广点通就能挣好几万,已经远超一般的自媒体。当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就和朋友在讨论,现在他弟弟这样每天旱涝保收,算不算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朋友回答说,几年前他玩开心网的时候,发一条广告也有2000元,但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