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艺范,为何成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死穴?.doc

分析:文艺范,为何成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死穴?.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文艺范,为何成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死穴?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4/4/30?9:02:00 论文作者:未知 ? ?   (中讯)现在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司最赚钱?肯定有人答:走“屌丝”路线准没错。你看从YY、陌陌,到美丽说、蘑菇街,近年大火的网站都离不了这层,可谓得屌丝者得天下。但是,偏偏就有那么一群文艺青年不信邪,我行我素着。这不,最近以慢公司、小清新著称的豆瓣,也在9年未盈利后,被当初的拥趸所质疑、催促:能不能不这么轻,能不能不这么老派,能不能加快移动端?用户和同行都已经过河了,为什么豆瓣还在慢悠悠摸石头?   不只豆瓣,互联网江湖里其实一直以来都不乏这样的文青公司在闯荡。它们或是拥有一位文艺青年的创始人,或是瞄准了文艺的小众群体,传播领域也限于特定的用户范围内。但是,不幸的是,这些公司的发展过程都不太成功:有的被并购“嫁作他人妇”;有的难以为继黯然退场;还有的,就像豆瓣这样,一边在接受着外界的催促和质疑,一边在寻找出路……   创业邦数出了5家这样的公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艺范儿”,为什么能帮这些公司开局赢得口碑和用户,却最终干不过赤膊上阵的屌丝。   1.豆瓣:我是真的淡泊名利   创建时间:2005年3月6日   创始人兼CEO:杨勃(阿北)   用户规模:注册用户7500万,日PV2.3亿(2013年)   从创始人、员工到用户,豆瓣这个平台吸引到的都是中国年轻一代中带有“小资”生活品味的文艺青年。创始人杨勃“不刻意商业化”的理念也让豆瓣一直离钱都很远,保留着创立之初的纯粹。   豆瓣的商业尝试,也多与其文艺气息相结合,尽量做到不着痕迹:付费的豆瓣阅读作品商店,豆瓣电影的电影票“在线选座”功能,豆瓣电台的付费版本豆瓣FM?Pro,以及尝试电商分成业务豆瓣东西。甚至连站点内的广告页面设计,也小心翼翼与整个网站融为一体,让广告成为网站的内容之一。   但市场对于这些似乎都不买账,豆瓣还是那个慢悠悠的文艺范儿公司,成立9年仍未获得盈利;用户也还是那群文艺青年,他们被豆瓣已经调教得“不食人间烟火”。   一位对豆瓣熟悉的业内人士??评论,豆瓣的困境在于如何找到大规模的盈利方式,和当当卓越合作卖书、或者卖电影票的提成终究杯水车薪,而豆瓣的文艺范又使得广告主对其望而却步。而后,移动互联网的“快时代”来临,豆瓣应用拆成10个独立APP的分散式打法,也让豆瓣错失了在手机端做大的良机。   没有盈利,意味着豆瓣还在烧投资人的钱。但在投资人眼中,他们担心的是也许5年后,就没有人玩电脑了。豆瓣能活,但就如文艺青年一样,只能活在特定的小圈子里。   2.凡客诚品:“大跃进”的后遗症   创建时间:2007年10月   创始人兼CEO:陈年   用户规模:注册用户超过7000万,购买用户3000多万(2013年)   不同于豆瓣一尘不染的文艺范儿,陈年从凡客创建之初定下的经营战略,就是将凡客塑造成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服装品牌。也就是说,凡客一直清楚自己是来赚钱的。   最初,凡客瞄准的是一些平民里的文艺青年,以经营价格不高、风格清新的男装衬衫、POLO衫两大类为主,还有一些款式干净简单的女装。2010年,陈年一手策划的“凡客体”在地铁、灯箱上铺天盖地,韩寒、王珞丹身上代表的生活方式和态度鼓舞了大把的年轻人,他们纷纷贡献出手里的银子,穿上“为自己代言”的凡客,其中的几款男士衬衫甚至创下了亿元销售额的记录。   这大大刺激了陈年的欲望——文艺青年毕竟是小众市场,而凡客要夺下的是整个互联网中男男女女。随后,凡客的业务线迅速拓展,产品种类也发展到的男装、女装、童装、鞋、家居、配饰、化妆品几大类;再后来,凡客更是从垂直电商发展成为一个电商平台,引入其他服装品牌,如淘品牌韩都衣舍等。   但是,短时间的疯狂扩张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了2011年后凡客的人才流失、内部失控、库存积压和资金紧张等等危机。自此凡客元气大伤,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凡客的产品不如凡客的包装盒,甚至成为业内对凡客产品质量最为形象的嘲讽。   唱衰的声音逐渐响亮,最初的消费群体也远离了凡客,留下来的除了粉丝,还有“屌丝”——他们看中的并非凡客品牌,而是那些便宜的29块T恤、59块帆布鞋。但当现有的用户也逐步脱离屌丝行列,还会有人记得凡客吗?   3.点点与啪啪:仅仅有趣是不够的   创建时间:2011年2月(点点);2012年(啪啪)   创始人:许朝军   用户规模:点点用户超过1800万(2012年),博客数1819万;啪啪用户超过2000万(2013年8月)   “点点”是一款轻博客产品,在成立之初曾被寄予厚望。便捷的多图发布,清新文艺的个性化模板,使点点一时间成为文艺青年、时尚达人的聚集地。但巨头们也意识到,文字过后就是图片,轻博客很有可能就是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