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互联网死了23%,这只是开始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上传时间:2015/4/17?6:36:00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12年前(2003年4月21日)刚刚进入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政治科学专业不久的Matt?Mullenweg,在自己的博客ma.tt上发布了用于搭建博客所使用的程序源代码。是年19岁的Matt,并不知道自己所编写的程序在之后的十年里会成为世界互联网的重要支柱。
一年之后,休斯顿本地新闻以The?Blog?Times写下他的创业故事,并在副标题上谓之为开启互联网博客时代之人。而讽刺的是,正是这篇来自于传统媒体的报道让Matt意识到:他自己和他所创造的Wordpress应当成为人类开拓信息疆域的革命性工具,于是他离开了休斯顿大学驾驶着一辆二手车一路向西,来到位于旧金山一家刚刚向互联网转型不久的媒体公司CNET——开始将数字的福音弘向世界。
信息的黄金时代
如果你赶上了2003年,你就不会认为现在是创业最好的时代。
在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大潮破灭之后,复数以上被誉为明日之星的科技公司湮灭在泡沫中,资本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对互联网的冷暴力整整持续了三年。直到2003年互联网才逐渐迎来了第二春,而Matt和他的Wordpress绝对不是这个时代中唯一的主角。
Google在2001年的发布了Google?Group,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需自己架设服务器也能使用的论坛服务——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贴吧——Google创建它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取代繁琐的NewsGroup。尽管Google在后来一系列试图颠覆Email的尝试中并没有取得成功,但Google?Group确实加速了以电子邮件为基础的NewsGroup讨论组的消亡。
Google还在Wordpress发布的那一年收购了由Pyra?Labs创建的Blogger,后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BSP(Blog?service?provider,博客服务提供商)。收购完成后,Google依旧保留了Blogger这一标志性的独立品牌——就像面包牌面包那样的金字招牌——并继续为用户提供免费博客发布与存放服务。
直到第二年,这种全新的,由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才被开源软件学者Tim?OReilly与他的伙伴在一次头脑风暴中被正式冠名以Web2.0这一名号。这个词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互联网创业者的万灵药,并且固化为一个又一个输入框与上??按钮——而在此前,大多数网站都不具备任何交互功能,用户打开这些网站的唯一驱动力是从那里获取一些什么信息而不是分享。
在那个时代,信息传播的门槛被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作为一个互联网用户——你甚至没有这样的自觉——你可以很方便的创建一个博客发布任何你想发布的东西。在2005年出现的Reddit上,权威机构的新闻首次不再是人们关注的主角,而评论才是。
这意味着普通人可以用更加简单直观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创造内容,互联网从这时才开始真正的成为了用户的互联网而不再是网络工程师、极客与怪咖的互联网。
全世界对价值内容的饥渴,让你在那个时代可以不用懂得前端,无需了解复杂的代码,只需要写博客分享出你所知道的事情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封闭与孤岛
信息不互通是这个世界的BUG,而整个互联网都是为了修补这个漏洞而存在的。
早在博客时代,独立博客与BSP的争论就一直持续在Blogger之间。
独立博客用户倾向于独立购买一个域名,一台运行博客的个人主机,使用Wordpress或其他的博客代码,架设完全属于自己的博客。
在这样的博客里,博主对整个博客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可以允许其它用户投稿,或是随意修改已经发出的稿件,可以删除或伪装评论,可以把博客的外观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还可以在最容易被点击的地方放上自己的广告。
追求独立博客的用户动机可能是为了赚钱——在那个时代写博客放广告月入千刀并不是什么难事——也有可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自由度。而选择BSP的用户原因可能更为单纯,他们只是因为不会使用Wordpress或者是不愿意为域名及虚拟主机付出金钱。
虽然Blogger——写博客的人——都是一群热爱写作与分享的家伙,但是选择独立博客与BSP的两类人却有着完全生态:独立博客像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制的城堡”,每一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绝对的自治权,并且彼此之间并不互通有无;而被托管在BSP的博客更像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
虽然通过RSS、PingBack协议和Disqus评论等功能,独立博客的生态渐渐向着“欧盟”的方向发展,但绝对自主和过大的自由度仍然使得每一个独立博客成为一个信息的孤岛——独立在互联网上并不与他人互联的自洽信息集合。
互联网的信息孤岛问题一直像是整个互联网上一个恼人的BUG,而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