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
A.②③④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⑤④③ 解析:安装仪器时遵循顺序:由下而上,由左而右;安装好仪器后先检查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答案:D [例2] 实验室里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药品制取氢气。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试管中加稀硫酸和锌粒,应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向试管中加锌粒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向试管中加稀硫酸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理:封闭一定量气体,据该气体的压强变化引起导管中液面变化的现象,分析、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2)向试管中加稀硫酸和锌粒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先安装橡胶塞连接好装置,再控制反应的发生,防止药品损耗。 (3)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防止块状固体在重力作用下将试管击破。 (4)用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时,要保持试管内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相同(即打开K),滴入的稀硫酸要适量。 [答案] (1)关闭K,通过漏斗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当试管中的液面浸过漏斗下端时,用线或笔做出液面在漏斗上的标记,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液面,如果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2)先加锌粒后加稀硫酸 原因是硫酸的量应浸没固体。如果先加硫酸,后加锌粒时易产生气体,不能及时收集 (3)拔出胶塞,横放试管,用镊子夹取少量的固体放在试管管口,直立试管,让固体慢慢滑入试管 (4)打开K,向漏斗中加硫酸到刚好浸没锌粒,关闭K 向试管中加入固体的方法: (1)若为粉末状固体,遵循“一横二送三直立”原则,即先将试管横放,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最后将试管直立。 (2)若为块状固体,遵循“一斜二放三滑入”原则,即先将试管倾斜,再将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放到试管口,最后轻轻竖直试管,让块状固体慢慢滑入管底。 (1)例2中实验装置还能用于制取哪些其他气体(写两种)? (2)请根据你所制取的气体,写出水槽中所盛液体的名称? 提示:(1)CO2、H2S、NO(其中的两种均可)。 (2)收集CO2时用排饱和NaHCO3溶液法;收集H2S时用排饱和NaHS溶液法;收集NO时用排水法。 点击下图进入应用创新演练 * * * * * * * * * * 返回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晨背关键语句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向一 考向二 浓盐酸 (4)实验步骤: 根据装置图,按从 到 ,从 到 顺序连接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 ,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捂热或微热烧瓶,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装药品,先向 里加 ,再向 中加 。 上 下 左 右 关闭分液漏斗活 塞 固体MnO2 分液漏斗 浓盐酸 烧瓶 点燃酒精灯,加热制气体。 或排 收集。 观察集气瓶中气体颜色,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向上排空气法 饱和食盐水法 2.氯气的工业制法 化学方程式: ; 离子方程式: 。 (5)实验室制备Cl2时注意: ①制取时要注意反应条件是“浓盐酸”和“加热”,一旦盐 酸成为稀盐酸,反应将不再进行。 ②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或者缓慢滴加浓盐酸,都可以减少HCl的挥发。 ③漏斗颈下端要离MnO2稍远些,防止泡沫堵塞漏斗口。 ④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