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文科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样演变的? 孔 子 孟 子 秦始皇 董仲舒 三 宋明理学 一、 理学出现的背景 ——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东汉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 (2)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唐代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 3.北宋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 “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三教图 (明)丁云鹏 互相吸纳、相互渗透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二、理学的发展 1.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二程:提出“天理”,核心是“仁” 程颢 程颐 (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天——天理;社会——儒家伦理道德;人——人性 那什么是理?什么是气?理与气什么关系? 气指的是客观存在 理在气先 客观唯心主义 天——天理;社会——儒家伦理道德;人——人性 理在社会表现为什么? 程朱理学认为社会运行的规则是什么? 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对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有什么看法? 为此,朱熹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理学家认为如何才能很好的克制欲望?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2.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⑴基本观点 理气论: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 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一 修养论: 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强调“仁”和“仁者”,强调社会责任感 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⑵注解四书: 理学的经典 ⑶地位、影响 一代儒学宗师……重要作用 思想交锋:鹅湖之会 · 朱陆之辩(1175年) 朱熹 陆九渊 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本心上着力,不用耗费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求精微。 易简工夫终久大, 支离事业竟浮沉。 主观唯心主义 (1)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开创者 ①基本观点: “心即理也” (本心即天理)被称 为“心学”。 ②影响: 思想言论在当时有很大的冲击力,引起了强烈 的反响,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发明本心”,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强调自我的能动作用, 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 宇宙观: 方法论: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号阳明,人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为了格物致知,王阳明曾经一连七天静坐在他办的书院里观察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材料:“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 王阳明用什么方法把握理失败了?失败后他认为应该怎样把握理? 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2)王守仁 基本观点: 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致”就是达到;“良知”即本心,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就是“理”。“致良知”就是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 “知行合一”: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融为一体。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同 点 对理的认识 实现理的方法 哲学范畴 相 同 点 内容 实质 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注重道德修养。 理是外在的 心即理 格物致知 致良知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 三.对宋明理学的评价——集毁誉是非于一身? 材料一:宋明理学浸润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具有权威性的支配力量,是压在劳动人民头上的华盖。 ——侯外庐《宋明理学史》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材料二: 名校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允公允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