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考试 高二文科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 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C. 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 【答案】B 【解析】“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意为:由上天决定事情就会社会安定,由人决定的事情就会引起纷争;一件事情交给上天去决定,纷争才不会产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把先天决定的血缘关系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政治制度,有效地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符合材料中王国维的评述,故选B。A项说法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制度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排除C。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制度与天子决策的关系,排除D。故选B。 点睛:材料之意是:对权力和财产的继承不由人定而是由“天意”决定,材料描述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的父系血缘政治,但这不表明整个西周的政治统治都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故本题易错项为A。 2.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了 A. 内外服制度 B. 分封制度 C. 宗法制度 D. 礼乐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本属于唐高祖长子李建成的皇位违反了嫡长子继承制,即违反了宗法制的核心原则,所以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答案选C,A B D三项特征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点评: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拓展思路:嫡长子继承制的王位、财产继承顺序。其出题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合乎祖治,依法继承;二是违背祖治,非法争夺。此题中李世民也非法定储君,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的,这严重违反了这一定制。 3.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该段材料的主旨是 A. 介绍诸侯争霸的形势 B. 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外因 C. 表明周王室已经衰微 D. 陈述各诸侯强国的国情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题干中材料的大意是:此时周朝王室衰微,天下只有齐、楚、秦、晋四国强盛。晋国刚刚参加盟会,晋献公便死去,国内大乱。秦穆公处地偏远,不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楚成王刚刚将荆蛮之地占为己有,认为自己是夷狄之邦。只有齐国能够召集中原诸侯盟会,齐桓公又充分宣示出其盛德,所以各国诸侯无不宾服而来会。材料主旨是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外因,故选B。 4.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等信息可知,秦朝的政治变革是废分封,设郡县;封国封爵是分封制下的产物,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维系;而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促使中国古代政治开始由贵族(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A项正确。井田制和小农经济均属于经济领域,与设问中的“政治变革”不符,B项错误。宗法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并不是分权政治,只是在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基础上为解决贵族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进行的权力划分,C项错误。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始于唐朝,材料中未体现此种转变,D项错误。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5.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主要原因在于秦与西周的 A. 国力差异 B. 制度差异 C. 观念差异 D. 时代差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弱,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不会出现材料中现象;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权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