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信阳高中2019届高二年级4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的安全 B. 王位世袭制度 C. 统治秩序稳定 D. 嫡长子继承权 2. 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A. 老子反对下层平民之间的争斗 B. 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主张 C. 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 老子反对春秋世袭为官制度 3. 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广大人民崇尚孝德,统治者 A. 强化家国一体观念 B. 革新了选官制度 C. 设刺史以察民情 D. 推动了儒释道融合 4. 曹魏建立后,“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买。”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甚至为便于交易,将成匹的布帛分为片段。这说明当时 A. 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 B. 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商品经济发展严重凋敝 D. 自然经济地位继续上升 5. “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小监,监督控制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这类位卑权重的官职都掌握在寒门子弟手中。这反映出 A. 皇帝与贵族共治天下 B. 皇族与士族共治天下 C.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D. 皇权振兴以图独掌天下 6. 唐太宗说过,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A. 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 B. 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C. 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 D.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7. 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 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C. 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D. 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8.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 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 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 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 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9. 《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由此可知宋代 A. 城市布局仍是市坊分离传统 B.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C. 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 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 10. 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 A. 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 B. 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 C. 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 D. 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 11. 元朝政府将读书人编入儒户,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权利。但南宋遗民郑思肖却在其著作中写道:“糙法:一官、二吏……九儒、十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元代的户籍制度阻断了读书人的上升空间 B. 元朝政府给予读书人的优惠待遇并未实行 C. 郑思肖对元代读书人地位的认识存在偏见 D. 元朝政府在实际上推行了歧视儒户的措施 12. 雍正四年(1726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A. 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 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C. 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 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13. 顾炎武说:“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从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这反映了当时 A. 小说改变了儒释道的伦理观念 B. 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冲突 C. 小说对社会价值观有诱导作用 D. 佛教批评儒学败坏了社会风气 14.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说:“人欲与天理本为一体,如果禁欲,不仅妨碍天理的实现,而且违背人性,必然导致人们的不满和反抗。”此观点 A. 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 B. 体现了反君主专制思想 C. 彻底否定了理学思想 D. 肯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