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谱,色谱
现 代 仪 器 分 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吸收、红外吸收部分)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什么是原子吸收 所谓原子吸收是指气态的自由基态原子对同种原子所辐射的 特征谱线具有吸收的现象。 何谓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1、优点: 选择性强,每种元素只能吸收同种元素发射的特征谱线,与其他元素不相混淆; 分析速度快,一般测定长则几分钟,短则仅需几十秒钟; 分析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特别适合中低含量元素的分析; 背景的影响比发射光谱小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的是特征谱线被吸收的程度,而原子发射测定的是相对于背景的发射信号强度。 2、局限性: 测定每个元素都需要有同种元素制作的空心阴极灯; 不适合作定性分析; 对卤素等非金属元素不能直接测定,主要测定的对象只局限于金属元素; 与原子发射不同,不能实现多元素的同时检测; 与原子发射不同,试样需经前处理过程方能进行分析测试。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与原子发射光谱一样,原子吸收光谱的波长特征取决于原子能级间的跃迁。当基态的原子蒸汽从低能级获得能量被激发到高能级时,只会吸收对应于两能级之差△E的能量;而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时,则要放出相应的能量。由于各原子的核外电子构型不同,因此当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时 ,能级差△E不尽相同( △E =hf),故此产生的光谱便具有特征频率。 △E=E*-E0 = hf 主共振吸收线与主共振发射线 原子从基态吸收能量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时,所对应的吸收线称为主共振吸收线(第一共振吸收线); 而当电子从第一电子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称为主共振发射线。 共振线:在基态和第一电子激发态之间的电子跃迁所产生的谱线。这是该元素的特征谱线。 对于主共振吸收线与主共振发射线来说, 由于激发所需的能量最少,因此最容易满足,故一般也是最强线和最灵敏线。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基态原子与待测元素含量的关系 1、试样的原子化 将试样在高温下进行原子化,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化合物被蒸发、解离,将待测元素转化为原子状态。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符合玻尔兹曼分布规律 2、玻尔兹曼分布规律 Nq/N0 = gq/g0 e-Eq/KT 根据公式,激发态原子数的变化方向与元素的波长、原子化的温度变化方向一致,但不成正比。无论激发态原子如何增多, Nq/N0比值一般在10-3以下,即激发态原子数不足0.1%,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基态原子数看作是吸收光辐射的原子总数。 在一定范围内,基态原子数N0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c呈线性关系。C≈N≈N0>Nq 1、原子吸收线的轮廓 原子吸收线的轮廓与变宽 原子吸收谱线并不是严格的线光谱,它实际上是具有一定频率范围的谱线。 原子吸收谱线的变宽 1、自然宽度:指在无外界影响时谱线的自然宽度,它与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有关,原子的平均寿命越长,吸收谱线的宽度越小; 2、多普勒变宽(热变宽):它由原子不规则的热运动引起,处于杂乱无章热运动状态的原子趋向光源运动时,能吸收频率较高的光波,发生紫移,而当原子背离光源方向运动时,能吸收频率较低的光波,发生红移; 3、压力变宽: ①洛伦兹变宽:由待测原子与其他粒子相互碰撞产生; ②共振变宽:由待测原子之间相互碰撞而产生。 一般情况下,原子吸收线的轮廓主要受多普勒变宽及洛伦兹变宽的影响。 原子吸收线的测量 积分吸收 以求吸收曲线的峰面积的方法求得吸收值 积分吸收存在的实际性问题: 在狭窄的吸收线宽度内(10-3nm)准确测量积分吸收,需要分辨率极高的单色器; 采用传统连续光源测定积分吸收时,由于光源的光谱通带吸收线的宽度,造成入射光强的减少量太小(I与I0相差太小),测定时会产生极大误差; 极大值吸收 为克服上述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可以从光源着手进行解决,即使入射光的宽度大大减小,必须采用频率范围狭窄的锐线光源作为原子吸收的光源,由于发射线吸收前后的强度变化明显,测量可以精确进行。同时发射线的特征频率与吸收线的特征频率完全吻合,可以采用极大值吸收(朗伯-比尔定律)的方法来计算吸收量。采用极大值吸收的办法来计算吸收量时,可以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来测定待测元素的含量。 A = kc 即吸光度A与待测元素的浓度c呈线性关系。 原子吸收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分类 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保险学 课件 第十一讲.ppt
- 信号与系统-L14_CH4.ppt
- 信号与线性系统总复习 华科.ppt
- 信号与系统第3章(2014.ppt
- 信号机房开工报告.doc
- 侧卧患者更换床单法.ppt
- 信息与通信安全课程设计_Nmap的使用.doc
- 信息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doc
- 信息整合四招.ppt
- 信息组织与检索 第八章-并行和分布信息检索.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