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12-1马克思
2011——2012第一学期复习要点
试题题型:
一、选择题(共0分,每题分)
二、判断题(共0分,每题1分)
、材料分析题(共30分,每题10分)
答题要求:
选择题
1-5: 6-10:: 16-20:: 26-30:判断题按照如下示范:
1-5:×√×√× 6-10:×√×√×
以此类推
复习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3、物质与意识(物质定义、特性;意识的本质、作用;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第一次提出了“客观实在”这个概念。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
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
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
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
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决定作用,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这是它的绝对性,因而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无论从认识的广度还是从认识的深度上看,它都不可能穷尽一切真理,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得到发展、深化和完善,这是它的相对性,因此我们又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主要表明事物可也被最终认识,包含整理的客观性,世界的可知性和真理的发展性。
真理的绝对性指某个阶段的认识是有限的,是真理永恒发展过程中的一环。包含认识的广度,深度和进程。
1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2辩证转化,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向绝对永恒发展的。9、社会存在及其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形态又称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社会观念的总和。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有巨大反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44解析几何《抛物线》.doc
- 姜庄机淤固堤施工任务书.doc
- 《第八单元 平安夜》教学设计.docx
- 数学模拟油气田开发0(俄语版).pdf
- 家有小狗初长成.doc
- 七个习惯(交流).ppt
-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五单元质量检测试卷.doc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入职感想.doc
- 浅谈初中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pdf
- 哲学生活唯物论非选择题讲析.ppt
- RPA财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智魔法师:财经数据世界的奇幻之旅 课件 项目二 任务七 天罡星辰诀.pptx
- RPA财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智魔法师:财经数据世界的奇幻之旅 课件 项目六 任务二十一 剑气纵横法.pptx
- 《智能采矿概论》课件 第6章-矿井安全与智能监控.pdf
- RPA财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智魔法师:财经数据世界的奇幻之旅 课件 项目二 任务六 神指夺魂法.pptx
- RPA财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智魔法师:财经数据世界的奇幻之旅 课件 项目六 任务二十 洞察先机诀.pptx
- RPA财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智魔法师:财经数据世界的奇幻之旅 课件 项目四 任务十三 审时度势法.pptx
- Illustrator实例教程(Illustrator 2022)(电子活页微课版)(第2版)课件 第4章 图像对象的组织.ppt
- RPA财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智魔法师:财经数据世界的奇幻之旅 课件 项目五 任务十八 流水潺潺式.pptx
- RPA财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智魔法师:财经数据世界的奇幻之旅 课件 项目一 任务二 神行百变术.pptx
- RPA财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智魔法师:财经数据世界的奇幻之旅 课件 项目一 任务三 股市侦探法.pptx
最近下载
- 架桥机架设T梁架设施工监测监控措施.doc
- 2025上海南翔镇公开招聘基层单位工作人员2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年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4上海南翔镇招聘基层单位工作人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肾病综合征医学课件课件.ppt VIP
- 【课件】Unit+1Freshman+challenge阅读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2025年中考道法押题密卷B1.docx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调研报告.pdf VIP
- 2022母亲节对妈妈说的话简短温暖.docx VIP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个人理财考试题库【名校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