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访谈-臧棣-诗歌就足不祛魅
访谈:臧棣:诗歌就足不祛魅
臧棣,1964年4月生于北京。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北京大学中文系。出版诗集有《燕园纪事》(1998)、《风吹草动》(2000)、《新鲜的荆棘》(2002)、《宇宙是扁的》(2008)、《空城计》(2009)、《未名湖》(2010)、《慧根丛书》(2011)、《小挽歌》(2013)、《沸腾协会》(2013)等。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8年度诗人奖”(2009)、首届苏曼殊诗歌奖(2010)。
木朵:先从你的两个同名诗(《未名湖》)开始吧。一个是2001年4月写的,有这样的句子:“一只雀鸟/和两卷刚拍摄过的/胶卷的质量非常接近――”;一个是2003年3月写的:“春天的早晨,这小湖/平静得像草原上的小火车站。”通过“小火车站”架构整个骨骼。我注意到两个作品都是没分节的,都遵从着某种语言的惯性和无比细腻的词语操持力展开叙述。你认为两个作品有哪些区别?
臧棣:你说的这两个例子,都涉及到我对诗歌与语言的关系的一些个人的想法。所以,先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看法。诗歌是语言,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抵制语言。也就是说,诗歌在本质上总想着要重新发明语言。我曾听到一些批评,说我的诗只喜欢与语言捉迷藏。好像我特别热中某种语言的游戏特征。其实,不是的。语言的游戏性,是一种非常迷人的天赐之物,甚至可以说,这种游戏性具有伟大的底蕴。而它完全不是一般人所贬低的那副样子。我很尊重它。但在诗歌中,我关注的核心目标仍然是语言与审美的关系。对我来说,语言是一种感官。也就是说,我希望能在自己发挥得比较好的时候,语言会成为我感知世界的一种内在的能力。而且,我确实不认为这仅仅是一个观点问题。我相信很多诗人都可以体验到这种情形。在你举出的这两首《未名湖》中,没有分节,是因为我在最初写它们的时候,思绪进入到一种自如的联想状态。而我相信这样的状态,是诗的主题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分节的话,可能会显得生硬。说到语言的惯性,我不知道你是如何理解它的。不过,在我心里,我会特别警惕像“语言的惯性”这样的东西。因为它会导致一种表面的流畅。我认为现代诗歌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抵制这样的流畅,或顺畅。一种肤浅的结构现象。我的意思不是说,要把诗歌写得皱皱巴巴的。现代诗歌完全可以写得充满光泽和温润。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罗兰巴特所论及的一个类似的情形:在语言中自如地滑翔。不过,“滑翔”太难了。大多数时候,能达到“滑动”的境界,就相当不错了。假如从写作的动机上看,我想,你在《未名湖》中看到“语言的惯性”,应该是一种我在写作中自觉追求的语言的滑翔状态。有趣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的确喜欢像火烈鸟、大雁、苍鹰等飞禽。它们的滑翔状态非常令人着迷,你分不清什么是天生的本能,什么是后天习得的技艺。我猜想,特别是从体验的角度看,我们在诗歌中领略到许多语言境界都与相似。
“未名湖”,是一个我的诗歌系列。我写了50首以“未名湖”为题的诗。但它们不是组诗。它们有一个总的主题,就是省察一个人与他的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它渴望建立的是一种与自言自语截然不同的自我对话。有时是反讽的,但更多的是内省的。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写两三首以“未名湖”为题的诗。它们之间差别,主要是语调和态度上的。主题上的离心现象似乎不是很突出。
木朵:以你的《爱情植物》为例,“小刻刀”和“小行军床”中的“小”在很多作品中反复出现,这是怎样的一种考虑?再如这个作品的第4节:“石头的啤酒肚上,/黑蚂蚁的松紧带正提着/荫影的衬裙。我也学会了/如何把我的手绢递给风。”一简直是词语不断地做“转体运动”,你如何关注一首诗的格式(比如这个作品的“四行一节”)?在《道旁的智慧》中,敬文东提到了你的一个用词习惯:“花枝”不一定“招展”,“深入”不一定“浅出”,――是说你对固有短语的破坏力。你能总结几个个人用词造句的偏好吗?
臧棣:你的确读得很细心,也看出了我的某种倾向性。确实,我是一个比较关注“小”事物的诗人。从几个方面谈吧。一,我对现代以来的“宏大”叙事有疏远感。特别是回顾中国现代历史的时候,这种疏远感会很强烈。“宏大”叙事,原本起源于探索人与世界的超验特征的关系。但在现代,它越来越沦为一种粗暴的政治技术。二,从新诗历史上,凡是偏于“大”的想象力的诗歌,最后都堕落为一种空洞的叫嚣与虚假。反而像卞之琳这样专注于“小”的诗人,最后反倒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真实的遗产。但卞之琳却没能给诗歌中的“小”一个恰当的解释。在写《雕虫纪历》的序言时,对于诗歌中的“小”,卞之琳多少有点显得心虚。这里面既有当时的社会情势方面的原因,也有他的诗歌观念自身的问题。三,其实,在中国古典审美中,“小”和“大”的关系非常丰富。并且,不像西方审美那样,由于受基督教的影响,强烈地贬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品作业本英语七年级上册听读本.pdf VIP
- GB∕T 2997-2015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pdf
- 《餐饮服务管理系统》课件.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文科物理学——生活中的物理》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1919-2018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docx VIP
- (2025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公路工程全套资料填写例范本.docx VIP
- 2025港航工程一建案例200问记忆宝典.docx VIP
- [广安]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