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3、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注意:二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练习 烧杯中盛有水,试管中也盛有水,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给烧杯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为什么? 答: 不能,虽然温度能达到沸点,但此时试管中水温与杯中的水温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 2、液体表面积 3、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 用棉签蘸酒精擦在手上 感觉如何? 小结: 1.汽化和液化 液 气 2.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思考 观察87页“几种液体的沸点”表回答下列问题 水煮鸡蛋时,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焦,而油炸鸡蛋时,油没干鸡蛋也会焦,这是为什么? 答: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为什么? 答:不能,沸水温度100℃,酒精沸点78℃,如果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酒精会汽化,所以不能。 1、蒸发有致冷作用 2、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注意:二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你看到的是水蒸气吗? 看到是小水珠。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只有变成了小水珠才能被看见。 小水珠 水蒸气 “白气”: 液态 气态 液化 遇冷 玻璃上的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 所有的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时,都可以液化。 小水珠 水蒸气 遇冷 当向内推动活塞,你看到什么现象? 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一些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电冰箱工作时,其侧面或背面为什么会发热? 电冰箱的原理 冷凝剂: 低沸点 汽化吸热 冷冻室 液化放热 压缩机 冷凝器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在卫星上有重要应用。 * 固 液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蒸发和沸腾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沸腾前 观察现象: 沸腾时 1、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 2、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 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 … 100 100 100 99 97 93 90 温度/℃ 6 5 4 3 2 1 0 时间/min 实验数据处理 5 105 100 95 90 温度/℃ 时间/min 0 15 2.水(液体)在沸腾时 ,这个温度叫做 . 实验结论: 1.沸腾是在 才能发生的 在液体 同时进行的 的 现象. 表面和内部 剧烈 汽化 温度不变 沸点 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一定温度下 4、液体沸腾的特点:1、继续吸热 2、温度不变 试管里的水能沸腾吗?为什吗? “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开水不能消毒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 1.在 下都能发生的 发生的 的 现象。 任何温度 汽化 2.蒸发致冷 且只在液体表面 缓慢 你明白晒衣服的学问吗? 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洒水车 在夏日的都市,洒水车给人们带来一阵阵的清凉. 温度越高; 蒸发越快 表面积越大; 蒸发越快 通风情况越好; 蒸发越快 你感受过吗? 夏天,用电风扇对人吹风为什么会有凉爽的感觉? 电吹风器是采取哪些措施加速头发上水分的蒸发的? 能解释吗? 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 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_______。 2、温度计插入酒精中,读数是_______。 3、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怎样变化?___。 最低的温度是__________。 先变小,后变大,最后不变 试解释这种现象 试说出这么做的科学依据 喷灌 滴灌 你明白晒盐的原理吗?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文档评论(0)